
有关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锦集8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语文教案 篇1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学会后鼻韵母ang、eng、ing、ong和整体认读音节yìng,读准音,认清形,并能正确地进行书写。
教学重点:学会韵母ang、eng、ing、ong的音形和整体认读yìng。
教学难点:读准后鼻韵母ang、eng、ing、ong的音,记清字母的形。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5个前鼻韵母,还记得是哪5个吗?(aneninunün)今天我们学习汉语拼音的最后一课,在这课中我们要学习4个后鼻韵母,在发音上有一定的难度,比比谁学得最好。
二、学习ang、eng、ing、ong的音形及整体认读音节ying
(一)学习韵母ang的音形
1.出示书中第一幅图,问:这是什么?
2.出示图下音节yáng。
3.教师示范读yáng,学生随读。
4.教师范读ang,学生随读ang。
5.师讲发音方法:发ang音时,先摆好a的口形,发a,紧接着舌头往后缩,舌根抵往软腭,气流从鼻腔中出来,声音响,气流强,手指按着鼻梁有些颤动。
6.学生读中体会,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巩固字母的音。
7.在学生读准ang的基础上再读读yáng这个音节。
8.请同学们观察ang是由哪三个字母组成的?
出示卡片:
三个字母依次出现:先出示a,再出示n,a和n组成的字母念什么?最后出示g,合起来就是ang。
注:教师可以做一个由后面向前面翻动的纸片,让a变为e、i、o,使复韵母随之变为ang、ing、ong便于后面字母的学习。
(二)学习韵母eng的音形
1.出示第二幅图,说说图的内容。
2.出示音节dēng,教师范读,学生随读dēng。
3.教师在音节中提出eng,进行范读,学生随读。
4.师讲发音方法:以韵母e的口形开始,气流从鼻腔中流出。教师范读eng,学生练习体会。
5.请同学读dēng来巩固eng的发音。
6.记忆eng的形:eng是由哪几个字母组成的?
学生边说教师边演示翻动卡片,使ang变成eng,只从后边向前翻动e纸片,ng不用动,即成为eng字母。使学生可以比较出字母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学会后鼻韵母ang、eng、ing、ong和整体认读音节yìng,读准音认清形,并能正确地进行书写。
教学重点:学会韵母ang、eng、ing、ong的音形和整体认读yìng。
教学难点:读准后鼻韵母ang、eng、ing、ong的音,记清字母的形。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一)学习韵母ing的音形及整体认读音节音节yìng。
1.出示书中第三幅图:
2.出示图下整体认读音节ying,教师范读,请同学们说说和前2幅图下面的音节读法有什么不同?
3.告诉学生yīng是整体认读音节,不用拼,应整体记忆。学生练习读。
4.教师范读ing,学生随读。教师随时纠正不正确的读法。
5.记忆ing的形:怎么记住它的形呀?随着学生回答教师翻动纸片使eng变成ing。
6.采取多种形式读,巩固字母的读音。
(二)学习韵母ong的音形
1.出示图,这是什么?
2.出示图下音节zhōng教师范读,学生随读。
3.教师提出ong进行范读,学生随读,同桌互读。
4.记忆ong的形:说说ong与前边字母有什么不同?教师翻动卡片使ing变成ong。
二、书写韵母ang、eng、ing、ong。
1.自己试着练习抄写韵母。
2.展示学生书写情况,说说哪儿写得好,哪写得还不够好。
3.教师强调3个字母要靠拢,不要写成ang。
小学语文教案 篇2一.教学目标
1.能改正常见的错别字。
2.学会区别形近字,并组词;能从一组句子中找出一对近义词;能按要求给词语分类。
3.能照样子把句子写完整;初步学会修改句子中用得不适当的词语。
4.初步学会按指定的要求默读短文,做练习。
二.教学时间 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要点教学第1--5题。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
二.练习第1题:改正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
1.读读词语,口头进行尝试修改。
2.说说错在哪里,它们之间的区别。如何修改。书面填写。
3.说一说平时哪些字容易写错,该怎么办。
小结:形近字要细辨,音近字辨字义。
三.练习第2题: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1.轻声读读,细细辨认。
2.学生独立完成。鼓励一字多组。
3.说说自己经常遇到的容易混错的字。
四.练习第3题:找近义词。
1.指名学生读句子,读通后再理解意思。
2.找近义词:立即--立刻飞快--火速
五.练习第4题:把词语分类。
1.读题目,明确要求。
2.理解。农具:进行农业生产所使用的工具。
农活:农业生产中的工作。
农作物:农业生产中栽种的各种植物,也叫庄稼。
3.读词语,将列举的12个词语按要求逐项分类写下来。
4.说说其他的农具、农活和农作物名称。
六.练习第5题:把句子写完整。
1.读懂题目和例句。
2.学生口头说一说。(寻求不同的答案)
3.学生书面填写。然后读读自己写的句子。
第2课时
教学要点教学第6、7题。
教学过程
一.练习第6题:划出句子中不合适的词语。
1.学生边读句子,边划出句子中用得不合适的词语。
2.说说如何修改。
第1句“要求”和“严肃”搭配不合适,改为“要求严格”。
第2句“爱护”改为“保护”。因为“爱护”一般用于人或组织所发出的动作行为。青蛙是动物,不可能做出这种动作行为。
第3句把“纷纷 ……此处隐藏3511个字……句子。
①学生自读5—8自然段。
②讨论争吵后我的表现。
a.“我觉得……多好!”
b.练读(读出后悔的语气)
c.指读
③“我记起……怎么也说不出来”。练读、指读(读出矛盾的心里)
④克莱谛有怎样的表现?(克莱谛……悲哀)
⑤从这段话中,你觉得克莱谛会想些什么?
⑥指寻朗读第7自然段两人的对话。
⑦这时“我”却在想些什么?(只是想到防御)
6、解决“争吵的结果”。
①自读9—13自然段
②请提问的同学回答(重归于好)板书:重归于好
③指读9—13自然段
④理解“举起尺子”含义
⑤分角色朗读
7、解决“争吵这件事使我们明白了什么?”
①自读14自然段
②讨论: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父亲的话的含义。
8、请学生把懂得的道理对在座的老师和同学们说一说。
三、说读后感受:
读了课文,懂得人与人之间,眼下就是同学之间,应该怎样相处?克莱蒂最突出的品质是什么?你有没有犯过“安利柯”(就是课文中的“我”)那样的错误?有,怎样解决的?没有,今后怎样和别人交往才是正确的?以上要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出感受。
四、布置作业: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赞许()争辩()聚精会神()
2、选择适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⑴西沙群岛()风景秀丽,()物产丰富。
⑵()他们笨,()他们没有抓住时机。
⑶()在校内或校外,我们()应讲文明。
3、用“不是……而是……”造句。
五、课堂小结。
小学语文教案 篇8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成语“胡狐假虎威”的寓意。
2、认读文中20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掌握多音字“闷”。
3、指导书写生字。
教学重点:认读文中20个生字并朗读理解韵文是重点。
教学难点: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是难点。
教学方法:故事法,讲解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头饰、布景、生子卡。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正确熟练地朗读、背诵课文。
2、学习生字识字形。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识记字形。
教学难点:理解“狐假虎威”的含义。
教学用具:生子卡片,小动物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们今天《狐假虎威》(板书:狐假虎威)这一课的生字比较少,通过预习,认识了没有?好,现在我请小朋友读读课文,看看能不能把生字读正确。(指名读课文)老师纠正了“呀”读音,告诉小朋友,在课文中应读第一声,并领读,另外告诉小朋友“纳闷”的“闷”应当儿化。
二、学习课文
1、小朋友读的不错,这个故事很有意思,小朋友一定很喜欢,谁能看着图画,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出示图画)小朋友自己先练习说一下。
2、谁来给大家说说呢?(学生到前台给大家讲故事)
3、(表扬学生讲的不错。)谁能用一句话来把这个故事讲出来。别看讲的少,可不那么容易啊!大家可以默读一下课文,想一想。
(学生默读)仔细读课文,课文中有一句话就把这个故事的内容概括出来了,也就是说,把“狐假虎威”的意思说出来了,谁能找到,请划下来。
4、根据回答出示:“狡猾的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你能不能将这句话的意思用自己的意思把话说出来。(学生回答)
5、是的,这句话就是“狐假虎威”的意思,这样看来,“假”在这里的意思就是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狐狸的威风是假的,老虎的威风是真的。”)
6、是吗?你再把最后一节好好的读一读,想一想。(生读“狡猾的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7、查字典,我们来看看字典中有没有“借”的意思。(学生迅速查字典并回答)
8、这下我们明白了,“狐假虎威”的“假”是借用的意思,狐狸借用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了。下面我们认真的读一读这个故事,要读得正确、流利、读出感情。(指名读第一节)
(1)、生读:在茂密的森林里,有一只老虎正在寻找食物,一只狐狸从老虎的身边窜过,老虎扑过去,把它逮住了。
(2)、“窜”是什么意思,可以换个词语吗?
(3)、学生可能会回答“跑”。师问:为什么用“跑”呢?我们再来请教一下字典先生,看看“跑”和“窜”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学生查字典)
(4)、学生回答:逃跑、乱跑。
(5)、那么在这里是乱跑还是逃跑呢?(是逃跑)理解了,老虎来了,狐狸紧张不紧张(紧张),大家再读一读,看谁能读得让大家感到紧张。(自读后指名读)
9、请小朋友自己读一读3~6小节,看谁读懂了,怎样读狐狸和老虎的对话,(学生读的时候,老师板书:骨碌扯蒙)
(1)、“骨碌”是什么意思,谁读懂了?能做个动作给老师看吗?(学生可以自己做做动作)(请其中一个做得有趣的学生上台给大家表演一下,师在一旁读“狡猾的狐狸眼睛骨碌一转。”)
(2)、这就是“骨碌”的意思,从这句话中,你看出了什么?(狐狸在想主意,在想点子)
(3)、是的。“扯着嗓子”的“扯”懂吗?(老师说,边用手作出“拉”的动作)
(4)、学生可能会被老师的动作觉得是“拉”的意思。
(5)、不错,那“扯着嗓子”中的“扯”是拉是什么的呢?(拉嗓子)把嗓子拉长?(边做动作边把喉咙拉长)这受得了吗?想想是把什么拉长?读一读就知道了?(学生读句子)读懂了吗?是把什么拉长了?(把声音拉长)
(6)、对,就是把声音拉长,狐狸告诉老虎,我不怕你,最后一个“我”是要拉的长一点,而且要读出问的语气。注意“我”后面是一个问号。(学生再读,师范读,齐读)
(7)、第四节狐狸说的一段话很难读,大家看看,怎样读,用什么的语气读,才能把老虎蒙住。(学生读)
指名读:老天爷派我来管理你们百兽,你吃了我,就是违抗了老天爷的命令。我看你多大胆子。(注意在学生朗读后进行适当的评价,在声音读大的基础上,鼓励孩子要将自己的表情加进去)
(8)、一生上台读。师:你想,老虎把你逮住了,(动作抓住学生的肩膀)你不能把老师蒙住的话你就没命了。(该生朗读如果不佳的话,就可以再请一位读一读)
(9)、你胡说,我是森林之王,我又没有到退休的年龄,老天爷怎么不让我当大王了呢?你的话我不信!
(10)、暗示学生接下去说:不信,我带你到森林深处走一趟,让你看看我的威风。(说完后老师松手)
小结:下节课我们就跟着狐狸到森林去走一走,现在休息一下。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