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5-11-04 21:29:33
【必备】语文教案模板八篇

【必备】语文教案模板八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教案 篇1

听说活动:6斧子的故事

教学目标:

1.听清故事里有哪些人物,讲了一件什么事?

2.把听到的故事借助画面复述出来。

3.懂得做人要真诚。

重点和难点:

1.把听到的故事借助画面复述出来。

2.培养良好的听话、说话的习惯。

3.懂得做人要真诚。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小朋友,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听一个故事。

2.揭示课题:听说活动斧子的故事

二.听一听,学一学,说一说

1.看投影,第一次听录音。(全文)

要求听清录音中谁丢了斧子?白胡子老爷爷怎样帮助他的??

(1)学生听

(2)学生听后讨论。

(3)学生听后交流。

2.第二次听录音。(2、3幅图)

要求听清老爷爷三次帮助找斧子的过程。

(1)学生自由准备

(2)小组讨论

(3)指名说

(4)学生练说

(5)学生操练

(6)学生评议

3.听第三次录音:(第2幅图)

要求听清对话

(1)复述对话

(2)同桌练习说

(3)小组交流

(4)大组交流

(5)学生评议

4.学生仿照课文录音说。

5.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1.学生自由找小伙伴,分角色演一演。

三.全课,激发情感。

语文教案 篇2

一、教学目的

明确古代诗歌鉴赏的考试内容:

1、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诗歌的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掌握基本的鉴赏方法

二、教学方法:分层探究法

三、教学程序:导——练——矫——结

教程:

导语:高考诗歌鉴赏一般考查对关键词语意义的理解、思想内容的把握和语言技巧的赏析,近几年的高考古诗鉴赏题考查的主要内容是“诗眼”的理解、形象的赏析、意境的领悟和艺术手法的评价,其复习方法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方法提示一:抓诗眼——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是全诗意境展开的总纲,是情感的脉络。因此,抓住诗眼,就能扣住主旨答题,把握了诗歌的灵魂。

典题练习: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一)秋夕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诗歌一、三句写景,你认为哪两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解析及答案:“冷”和 “凉”用得最好。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写景,很好地衬托了一个失意宫女的孤独生活和凄凉心情。

(二)雪晴晚望 贾岛

倚仗望晴雪,溪云几万重。樵人归白屋,寒日下危峰。

野火烧冈草,断烟生石松。却回山寺路,闻打暮天钟。

“闻打暮天钟”是不是全诗的诗眼?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解析及答案:是全诗的诗眼。因为,这句用在篇末起着点活全诗的作用。前七句都是写静景,是望景。“闻打暮天钟”写一声清脆的钟声,由视觉转到听觉。这钟声不仅惊醒了默默赏景的诗人,而且钟鸣谷应,使前六句所有景色都随之飞动起来。整个诗境形成了有声有色、生动活泼的局面。在这充满山野情趣的诗境中,似乎隐隐吐露出诗人“归卧故山”的思想。

方法提示二:析形象——诗歌中的形象往往指诗中的景物和人物,反映出诗歌的感情基调和作品风格,寄寓着诗人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和认识,融入历史文化内涵形成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或者情景交融拓展为具有深刻内涵的意境。阅读答题时要特别注意分析诗人描绘的生活图景,领悟蕴含在其中的情趣和理趣。

典题练习:阅读下面几首诗歌,然后按要求答题。

(一)山亭夏日 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1)诗人用近乎绘画的手法,抓住了几个典型的画面,这些画面的特点是 。

解析:绿树阴浓、楼台倒影、池塘水波、满架蔷薇,构成了一幅色彩鲜丽、情调清和的图画。

答案:色彩鲜丽、情调清和。

(2)通过这幅图画,你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你用简洁的文字表述出来。

解析:夏日午时,烈日当空,树阴匝地;池水清澈见底,映在塘中的亭台楼阁由于微风的拂动也随之晃动,让人感觉到整个水面犹如一挂水晶做成的帘子;忽然飘来一阵花香,香气沁人心脾,使人精神为之一爽;至于晴空骄阳下,绿树浓阴间那悠长的蝉声,只有留待大家去玩味了。透过这幅清幽美丽的图画,我们仿佛看到那个充满情趣的山亭和那位悠闲自在的诗人。

答案:这是一幅描写夏日风光的图画,通过这幅图画让我们体会到诗人热爱山林的情趣,以及对闲适自在生活的追求。

(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注:①二十三年:指刘禹锡于永贞元年被贬出京,到宝历二年回京这段时间。

(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是全诗的情感主旨所在,诗句的含义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沉舟侧畔,有千帆竟发;病树前头,正万木逢春。表达了诗人一种乐观、豁达的精神。

(2)第三联是广为传诵的名句,但已赋予新的哲理,你认为今天它主要的含义是什么?

答案: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新陈代谢是不可逆转的规律。

方法提示三:赏技巧——在诗歌鉴赏中,表达技巧主要指抒情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方法、风格流派、意境创造等。抒情方式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常见的表现手法为:烘托、用典、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点面结合。修辞方式为:比喻、拟人、夸张、对比、衬托(包括正衬和反衬)等。风格流派有清新飘逸、沉郁顿挫、平和冲淡、委婉含蓄、清新质朴、简洁明快、豪放、婉约等。了解了这些,有助于我们准确的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和创作意图,体会诗人的感情、气质、艺术素养以及独特的格调、气派和趣味。

典题练习:阅读下面几首诗歌,然后按要求答题。

(一)更漏子 温庭筠

玉炉香,红烛泪,偏照画 ……此处隐藏14570个字……>(4)抽生评价。

(5)齐读大屏幕上的句子。

小猴子真有礼貌。我们也来学学小猴子,一齐读读吧!

5、重点朗读、感悟地球爷爷说的话(第10自然段)

(1)自读、自悟第10自然段。

有喜欢地球爷爷的吗?读读写它的句子吧!

你从这段话中读懂了些什么?

(2)质疑:你对地球爷爷说的话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预测:什么是“地心引力”呢?学生可能不明白。

(3)实验发现“引力”。

这个问题提得真好,老师也不大明白。这样吧!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

第一步:请分别把回形针、磁铁拿出来放在桌面上。

第二步:用磁铁去接近回形针,自由反复做几次。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自由说一说)

第三步:抽生上台演示。师引:请你拿好小磁铁,手稍拿高一点,慢慢接近桌面上的回行针……

第四步:抽生说:你发现了什么?——师小结。(板书:“引力”。)

(4)师点拔什么是“地心引力”(课件4:演示地球吸引住人、房子、树、动物等)

旁白:我们地球爷爷也具有引力,而且它的引力比我们手中的磁铁不知要大多少倍,能吸引住地球上的人、树、房子……所有的一切,它的这种引力就是地心引力(板书“地心”)

现在你们能明白纸飞机不管怎么飞,最后总是掉下来的原因吧!也能明白为什么猴爸爸不动手桃子就掉了下来吧!(贴“地球爷爷有力的大手”图)

(5)再指导读10小节

▲生齐读

师述:孩子们,请拿好书,我们又来读读地球爷爷的话,进一步了解它那双神奇的大手吧!

▲加动作自由读

师激情导语:地球爷爷拥有这么有力的大手,多自豪啊!请再读读地球爷爷说的话,边读还可以边加上你认为合适的动作。

▲抽生加动作表演读10自然段。

▲师引读:多么神奇的大手啊!……(师生边读边做动作)

6、小组分角色表演读

孩子们,你们这么喜欢课文中的朋友,我们在小组内来分角色读读全文!同样可以加上自己喜欢的动作,读完之后,小组内评一评,学一学。(注意:要学会与别人合作,互相谦让,当别人选择了小猴,你可以选小兔来试试。)

7、抽生戴头饰分角色表演读

(1)师述:老师觉得你们在小组内合作得非常愉快,刚好我又带来文中这几个朋友的头饰,想请几个小朋友到前边来表演读给大家听听!谁愿意读小猴说的话?小兔?猴爸爸呢?地球爷爷谁来?老师也想参加一个,欢迎吗?我来读叙述的语言。下面的孩子们别着急,你们可得仔细听,认真看,待会请你们来当评委,你们的权利最大哟!

(2)抽生评价,教师进行鼓励。

(五)想象练说

过渡:你们读得这么好,能大胆地说吗?

1、小组里互相举例说地球爷爷有手的例子。

我们从读中知道地球爷爷的手很神奇,能让——能让——(生接着说)那还能让什么掉下来呢?能让——?(课件5)

2、抽生说,师评议。(你真聪明!会动脑筋!真棒!)

3、想象说话:孩子们真会说,老师还要考考你们,假如地球没有地心引力,会怎么样呢?请闭上眼睛,展开想象的翅膀……

4、抽生说:你想到了什么——

5、演示宇航员在太空、月球上修仪器、行走的画面。(课件6)师旁白。

6、小结:孩子们说得太棒了!个个都是智慧星、表达星!

(六)训练书写

过渡:说得这么棒,相信你们字也会写得很漂亮!

1、出示“玩、球”这两个字,生仔细观察。

要想写好字,先要学会观察。

* 你发现了什么?(结构相同,部首相同)

*在写时,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左窄右宽、王字与王字旁的不同)

2、师范写,生边观察边书空。

3、生描红,练习。师巡视并指导。

4、展示学生作业,师生共同评议书写情况。

(七)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孩子们真了不起,不但会认、会读、会说、会写,你们还会动手做,不断地实践探索。其实,关于我们的地球爷爷还有很多很多有趣的事,等待小朋友们去观察!去思考!去发现!老师愿与你们一起努力,共同去开启科学知识的大门!

2、学到这里,你们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预测:树上的黄叶会掉下,为什么刚长出的叶子不掉下来呢?

纸飞机飞出去后总是要掉到地上,为什么真飞机不掉下来呢?

……………

3、孩子们,带着这些疑问,用我们聪明的头脑,不断学习,课后继续去探索吧!

附板书设计:

31 地球爷爷的手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书写规范汉字,认识两种新笔顺规则。

2.能有节奏地朗诵古诗,了解古诗所表达的大意,激发对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学习两种新笔顺规则:先中间后两边,先外后内。

2.能正确朗读古诗,了解古诗大意。

学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教师)

2.生字卡片。(学生)

教学过程:

书写提示

一、认识汉字“小、水、月、问”。

1.师出示第八单元会写字卡片,抽读汉字,重点抽查“小、水、月、问。”

2.课件演示“小、水、月、问”四个汉字笔顺。

3.说说上面四个汉字共有几画。

二、学习“小、水、月、问”的笔顺规则。

1.观察课件中“小、水”两个汉字的书写笔顺,先中间后两边。

2.按此规则,学生在书中田字格练习书写“小、水”。

3.同法指导学生“月、问”。强调笔顺规则:先外后内。X|k |B| 1 . c|O |m

日积月累

一、导入。

今天老师带来一首好听的古诗,你们想听吗?

二、学习。

1.多媒体课件播放《风》,引导学生欣赏。

2.老师范读。

3.请学生认真观察图,互相说说图中画的是哪句诗的景物?

4.引导学生借助拼音,把诗读顺、读熟。

5.学生尝试说说诗的大致意思。

6.教师抽查。

7.教师学生评议,纠正个别读错的字音。

8.教师引导学生练习背诵。

三、作业。

1.将你今天的收获讲给你喜欢的人听。

2.课外阅读。和爸爸妈妈一起读《春节童谣》。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夯实语言的基础,将学语文知识与能力的系统化,强调“学以致用”,而更重要的作用是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学时,我让学生进行小组间互相交流,展示识字成果,交流识字体会,体验识字的乐趣。这样,就能引导孩子们有意识地关注身边的汉字,在生活中主动识字,主动运用语文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

《【必备】语文教案模板八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