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头战象》说课稿

时间:2025-11-04 21:29:28
《最后一头战象》说课稿

《最后一头战象》说课稿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最后一头战象》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最后一头战象》说课稿1

一、说教材:

《最后一头战象》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3课,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沈石溪的一篇描写动物的小说。第七组课文在感受动物的可爱、聪慧、善良的同时,发生在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真挚感人的故事,会让我们的心灵受到一次又一次的震撼。《最后一头战象》更为突出。

课文记述了曾经在西双版纳的打洛江畔幸存下来的最后一头大象嘎羧,自知生命大限以至,便再次佩上象鞍,来到打洛江畔缅怀往事,凭吊战场,最后并没有选择追寻自己种群的象冢,而是在埋葬着战友们的百象冢旁坚强地刨开一个坑,庄肃把自己掩埋的故事。小说写得凝重、悲壮,扣人心扉,发人深省。

文章以时间为序,扣住英雄垂暮,重披战甲,凭吊战场,庄严归去四个感人的片断,记叙了嘎羧生命了最后的辉煌与庄严。对嘎羧动作、神态的描写细致入微,将它的灵性刻画得淋漓尽致,让人由衷咏叹战象生命的凝重和辉煌!

二、说学情:

六年级的学生已初步具有了独立学习的能力,他们会凭借自己所积累的经验和知识,来认识了解事物。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其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促成学生在知识上,能力上,思想上,情感上的生成和升华。

三、说教学目标:

1、继续练习快速阅读课文。

2、从课文中的一些具体描写中,体会村民对战象的友好、战象对村民的深厚感情和对战友的深切怀念,感受人与动物以及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深情厚谊。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品读课文,感受课文饱含深情的语言,体会战象的高尚情怀;

难点:通过朗读感悟,领略作者的表达方法,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五、说教学方法:

“语文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学中将学生阅读文本的过程转换成同战象嘎羧对话的过程,辅以音乐,图像等课程资源,给学生的内心以猛烈的撞击,深深的震撼,进而学生必然读出情感,诉出情感,写出情感。

六、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提出问题。

首先复习文章的主要内容,然后复习根据文章内容总结出的小标题。同时大屏幕出示小标题,全班齐读。(设计意图:在朗读中让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基础。)

接下来是提出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战象嘎羧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用一个词来形容。让学生写在黑板上,根据学生板书,师生共同整理。(设计意图: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研读语句,细感悟。

1、师导语:在大家的眼里,嘎羧是善良的,是坚强的,是英勇的,是忠诚的,是有情有意。课文中的哪些描写给你留下了这样的印象?请同学们根据大屏幕中的自学提示学习课文。自学提示:①、快速阅读课文。②、画出文中能体现嘎羧重情重意的场景。③、抓住场景中的词句体会嘎羧的情感。

(设计意图:自学提示的出示是让学生有章可循,在短时间内找到相应的段落,为下一步小组交流做准备。)

2、给学生自学的时间。

3、教师提出要求:小组交流,合作展示。

(设计意图:先给一定的时间让其自学,给个缓冲的时间找到相应的场景,然后再小组内交流查漏补缺。)

在交流中,可以根据学情,重点抓住以下四处关于嘎羧行为的描写进行朗读感悟:

(1)嘎羧再次见到象鞍时的举动与神情。

(2)嘎羧离开寨子时与村民依依不舍的情景。

(3)嘎羧在打洛江畔的感人行为。

(4)嘎羧死去的情景。(

设计意图:这篇文章的篇幅比较长,所以只选取四个能体现出嘎羧重情重义的片断来研读。为了不让听者有支离破碎的感觉,教师的导语和每个小组的汇报开头都要有串联整篇文章的语言。

每个环节的交流形式有一些变化,如嘎羧再次见到象鞍时的举动与神情采取了抓场景中的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语句来体会嘎羧重情重意;还有的是发挥合理的想象如嘎羧离开寨子时与村民依依不舍的情景,引导学生说出26年来村民是如何照顾嘎羧的,孩子们畅所欲言,说出带它去散步,给它洗澡等等的画面,教师顺势而导:村民如此的照顾,所以嘎羧绕着寨子走三圈足见对村民的不舍,心中也有千言万语要表达,它会说什么,角色的转换让学生在想象中升华情感;还有配乐诗文情感朗读。

所有这些交流形式的设计都是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体现课堂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地位,教师的导只是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

(三)拓展延伸,促升华。

1、师导语:此时你想用怎样的语言来赞颂嘎羧,赞颂这位可歌可泣的英雄呢?请说出你最深切的感受吧。

(设计意图:此时文章已学完,嘎羧重情重义的高尚情怀已深深震撼学生的心灵,要让学生把心里的感动一吐而快,升华情感。)

2、推荐动物小说。

(设计意图:注意单元整合,无论是开场白,还是结束语,都要有意识的渗透单元主题就是感受动物丰富的情感世界。)

《最后一头战象》说课稿2

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令人感动的情义世界——》。

说教学内容

《最后一头战象》是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第23课,这是一篇悲壮感人动物小说。作者以时间为序,讲述了抗日战争中幸存下来的最后一头战象——嘎羧,在生命终结以前,再次披挂战甲,重回战场凭吊,庄严埋葬自己的故事。抓住战象嘠羧的神态和动作来刻画人物形象,记叙了嘎羧生命历程最后的辉煌和庄严。

说教学理念

指导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是在高年级阶段提出来的阅读要求,也是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本文是一篇很长的,因此我这次努力做到的是对长文有所取舍,有所侧重,体现长文短教的尝试。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教学中创设学习情境,充分给予学生思考的空间,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说教学目标

依据课标要求和教材特点以及教材,我确立了这样的目标:

1、继续练习用较快速度阅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做到有感情的朗读;

2、从课文的相关语句感受战象嘎羧的重情义的情怀;

3、学习作者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

说教学重点

根据高年级学生的特点 ……此处隐藏5951个字……来表达情感的。

【设计意图:以读代讲,读出画面,读出情感,体会写法,体现对读法、学法、写法的指导。】

第二部分:学习“再回战场”

(1)聚焦语句

“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

(2)发现写法,读出情感

第一个画面大象用它的动作和神态来表达它的情感,这段话又是怎么表达的呢?

指导读出情感。

(3)对比朗读,体会情感

出示两段话:

老师读:“嘎羧躺在地上拒绝进食……朝你看一眼……”

学生读:“它身体膨胀起来,四条腿皮肤紧绷绷地发亮,一双眼睛炯炯有神,吼声激越悲壮,惊得江里的鱼儿扑喇喇跳出水面。”

激发情感配乐朗读7、14、23自然段。

(4)嘎羧的死与其他大象的死有何不同?读课文11自然段。生汇报,体现嘎羧的忠诚,重情重义。

(5)嘎羧的样子。读22自然段。“土坑有三米深,嘎羧卧在坑底,侧着脸,鼻子盘在腿弯,一只眼睛睁得老大,凝望着天空。”

写话练习。嘎羧凝望着天空说:“-----------------------。”

我想对嘎羧说:“---------------------------。”

(三)回顾文章整体,总结写作方法(板块三)

(1)发现写作方法

小结:动物没有人类所明了的表达方式,但是作者通过对嘎羧动作和神态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嘎羧就像一位战士,深深震撼着我们。

(2)拓展课外阅读,体会表达特点,布置作业(板块四)

1.教师出示作者的话:“美好的情感并非人类专有,在特定环境下,许多动物也会表现出可歌可泣的高尚情怀。这种情怀震撼心灵,涤荡灵魂。”

2.回环课题,生读课题。

3.布置作业:

阅读沈石溪的其它动物小说。

【设计意图:回归整体,感悟战象精神,发现本篇动物小说的特点。】

【设计意图:在“段落阅读”(板块二)、“整体回顾”(板块三)的基础上,课内外结合,层层深入体会作者“通过对神态、动作、叫声的描写把动物的情感写真实、写具体的方法”,突破教学难点。】

五、板书设计

重披象鞍

最后一头战象再回战场动作、神态、叫声——情感

忠诚光荣归去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觉得有以下几点成功之处:

基础知识较扎实。二课时及时落实巩固了易错词,易错字。例如“横遭不幸”中“横”的读音,“日寇”的“寇”。从多音字,会意字两个角度去落实。还有教给学生长文短教的方法。抓主要事件,抓重点段落去品读感悟课文。课上给学生读文思考的机会。课上我还及时的抓写作方法,了解动物小说的特点,是通过神态,动作及动物的声音来学习课文。本节课我让学生充分朗读,以读代讲,教师适时指导朗读,抓重点词体会嘎羧的情感,了解嘎羧的内心的感受。这节课结尾我落实学生写话的能力,并且尽量当堂完成汇报。

虽然,教学没有完美无缺的,遗憾之处有:对时间的掌握不敷适当。开课8分钟才进入读文学习,字词教学的时间有点长,导致讲堂气氛不敷融洽。其次,对嘎羧好汉形象的阐发回不到位,应该拓宽学生的视野,更多去咀嚼它英勇无敌,忠诚,怀旧,善良等特点。

盼望列位同仁们能提出名贵意见,配合发展。

《最后一头战象》说课稿7

一、说教材

《最后一头战象》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材书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3课这是一篇悲壮,感人的动物小说课文记述了抗日战争中幸存下来的最后一头大象:嘎羧,在生命终结前,再次披挂象鞍,重回战场,庄严的埋葬自己的故事赞颂了战象嘎羧的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也表现了人与动物之间的深情厚意

二、说学情

由于这次教学大赛是借班上课,(歙县行知小学五(2)班),在上课前我花了二十分钟和学生进行沟通,并疏通文字了解课文大意虽然我面对的是五年级的学生,但在教学中我充分相信他们,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尽量减少授课难度促成学生在知识上,能力上,思想上,情感上的生成和升华

三。说教学目标

1、创设良好的语境,激起学生表达的欲望;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3、抓住文章重点段落, 聆听战象嘎羧的心声,感悟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的深厚友情;4。拓展写话,倾诉自己的情感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品读课文,感受课文饱含深情的语言,体会战象的高尚情怀;难点:通过阅读,教师讲解,让学生学会抓事件品细节的阅读方法

五。说教学方法

“语文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学中将学生阅读文本的过程转换成同战象嘎羧对话的过程,辅以图像等课程资源,给学生的内心以猛烈的撞击,深深的震撼,进而学生必然读出情感,诉出情感,写出情感

六。说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讲述战象嘎羧的故事课件展示:“西双版纳曾经有过威风凛(lǐn)凛的象兵所谓象兵,就是骑着大象作战的士兵士兵骑象杀敌,战象用长鼻劈敌,用象蹄踩敌,一大群战象,排山倒海般地扑向敌人,势不可当”同学们,就是这群英勇的战象,在一次打击日冠,保卫家园的战斗中,不幸全部中弹倒地人们在埋藏它们的尸体的时候,救活了一头身负重伤的战象它叫嘎羧,它就是——最后一头战象自然引入课题,将学生带入课文情境在学生进入情境之后,教师引导学生用较快速度阅读课文,然后尝试概括嘎羧临死前做了哪几件事这一训练为学生学习语言提供了实践的机会,培养了表达能力,又提高了概括语言能力,运用语言的能力在娓娓道来中,学生进一步理解了文章的内容,继续浸润在情意浓浓的学习环境中2、聆听心声,感悟战象嘎羧的情怀阅读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一个平等对话的环境,教师与学生展开谈话:“学习课文就是与文中人物、动物、景物交流、谈话,在这里我们就是同谁交谈呢?(嘎羧)使学生意识到战象嘎羧就是一个有高尚情怀的“人”,它也和我们一样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情感,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教师适时抛出一个提纲挈领的问题:快速读文,看看哪些字词最能拨动了你心弦,在这样的文字下划出真挚的情感线,用心听听战象嘎所在和你说什么呢?“这一问题,直接文章主旨,引导学生抓住重点片断,重点词句来感悟战象的高尚品质教学过程中配合多媒体课件,进一步创设教学情境在情境中,学生畅所欲言,由感而发,由感而读教师或情感诱导,或方法指导,或鼓励肯定,保证学生的动态生成,“对话也就成为一种思维碰撞,心灵共振的过程3、拓展阅读,深化单元的主题思想语文的阅读教学:“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课的结尾,推荐学生课后阅读动物小说家沈石溪的其他动物小说,如《第七条猎狗》、《一只猎雕的遭遇》、《斑羚飞渡》等优秀作品既全面、深刻的了解动物的内心世界,又培养了学生好读书,读好书的阅读习惯。

《《最后一头战象》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