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孩子》说课稿

时间:2025-08-19 06:40:27
《雪孩子》说课稿

《雪孩子》说课稿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果。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雪孩子》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雪孩子》说课稿1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首先我对教材做简要说明。《雪孩子》是小学语文实验教材第一册第19课。这是一篇动人的童话故事,课文以连环画的形式出现,让每个人都感触到雪孩子善良的心灵。本篇是首次出现不注拼音的课文,这对教学是一种挑战,同时让学生尝试自己阅读,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借助图画阅读的能力。

2、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语文课程教学应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基于对这一理念的理解,综合考虑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奇的特点,我制定本课教学目标为:

1、知识与能力:会认10个字,会写3个字,学偏旁“子”字旁。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及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课文内容,懂得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要勇于伸出援助之手。

3、教学重难点

由于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为此,我确定本课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和朗读课文。

因为学生首次接触不注拼音的课文,因此难点确定为借助图画进行阅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成就感。

二、说学情

学生经过半年的学习,也有了一定的识字能力,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感悟力还不够。孩子具有好奇、爱探索、易受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所吸引。

三、说教法

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首先,教学时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自主识字。运用多媒体,将学习内容直观形象地展现出来。同时,我还采用了指导观察法,充分发挥文中插图的作用,以图带文,图文并茂,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了对课文的学习。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明确提出了“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这一要求,在教学中,让读贯穿始终,以读带讲,在读中发现问题,在读中探究,加深情感体验。为了激励学生的学习信心,我多次进行鼓励、欣赏,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四、说学法

“教是为了不教”。新《课程标准》一再提醒我们:自主合作探究是适应时代需要和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因此,识字方面我让学生尝试自主识字,四人小组合作识字,交流识字方法,让学生自主质疑,合作解疑,快乐地学习。而对于部分拼音学习还不扎 实的学生,建议他们借助图画阅读,还可以猜读、跳读等,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使学生收获自学成功的乐趣,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

五、说教学过程

我打算利用两个课时来完成本课教学任务,第一课时根据导入——新授——运用的思路进行。第二课时是在第一课时基础上练习巩固,指导书写,并拓展延伸。据此,我将对第一课时进行详细阐述。

1、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好的开头,成功一半。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先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大雪覆盖山川、房屋、田野的情境。学生观察后回答:看到什么景物?学生会说天上下着纷纷扬扬的大雪,地面上、房屋上、树上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白雪。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找出这是课文哪段内容,然后进行指读第一自然段。

接着课件出示课文的第二幅插图,问学生兔妈妈在堆什么。学生会说堆雪孩子。顺势我板书“雪孩子”,并指导认识“孩”字。

紧接以一个问题引入第二段:兔妈妈为什么要对雪孩子呢?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第二段,培养学生边读书边思考的阅读习惯。在学生交流读书收获的过程中,板书“小白兔”,学习“让、起、玩”三个字”。

最后通过问题“雪孩子和小白兔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你们想读一读吗?”调动起学生的读书兴趣。

2、图文并茂,自读课文。

为了突破本课没有注音的难度,在初读课文时,我充分利用课件明确学习任务,让孩子仔细看图3——8,想想每幅图上画了什么。再图文对照,圈出不认识的字,同桌合作交流不认识的字的方法,给学生充分自主学习、探究的时间。

3、合作学习,纠正读音。

由于低年级识字量较大,不是单单在课堂上就能解决的了的,因此,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尤为重要。在检查识字时我采用认读雪花生字卡片的游戏形式进行,这样就又一次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我还将课文中的10个生字结合课文内容编成一首短小的儿歌。(兔妈妈,她赶早,连忙出去找食物,小白兔,点旺火,合上眼晴睡大觉,着了火,化成灰,自己全都不知道,雪孩子,把她救,从此变成白云美。)将生字的语言环境改换了,就很好地检测了学生的掌握情况。

4、入情入境,朗读感悟。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重在自悟。我通过让同桌互相读、开火车读,指名读,小组读等一系列读的活动,让孩子把课文读通读顺,巩固了生字学习,为精读课文做好铺垫。然后进行评价读,让学生参与评价,相互激励,共同进步。这样既让学生感悟了课文的情感,又培养学生鉴赏美文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以一个合作者,组织者、引导者的身份出现,为学生架设探究的平台,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空间。

5、细读重点,品味情感。

通过问题“雪孩子和小白兔玩的高兴吗”,引导学生读好“他和雪孩子又唱又跳,玩的很开心”一句,并鼓励学生用“又、、、又、、、”来说短语、句子,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通过问题“雪孩子融化了去哪里呢?”,让学生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指导学生读好“他飞到了空中,成了一朵白云,一朵很美很美的白云”,并启发学生思考这云为什么很美。也许学生会说因为雪孩子救了小白兔,做了一件好事,也许会说雪孩子飞到天空中,因为他心地善良。如果学生说的不理想,教师总结:当小白兔家里发生火灾时,雪孩子冒着危险勇敢救出了小白兔,这种舍身救人的品德是多么高尚啊!

通过创设“当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们该怎么办”的情境,让学生畅所欲言,使学生一方面感受雪孩子有一颗美好的心灵,学习它乐于帮助别人的可贵精神,另一方面对学生进行了口语表达训练和思想道德教育。

6、答疑解惑,拓展延伸。

教师问学生:雪孩子化了,他到哪里去了呢?你们想知道雪孩子怎样变成白云的吗?然后播放课件演示雪与云的变化过程,让学生理解雪孩子被火烤了,温度升高,化成了水。水又成了水蒸气,最后变成了白云。然后让学生根据生活的经验,说说生活中还有什么可以化?

有的学生可能说到:夏天里,我吃雪糕,含在嘴里雪糕一会儿就化了;我们把糖含在嘴里,糖慢慢地就化了;要是把塑料碗放在火炉上,就烧化了,变黑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此处隐藏22704个字……怎样?”孩子能够回答出着急,并能够抓住文中关键词“喊”“奔”,接着引导孩子“你还从哪里看出雪孩子着急?”学生会抓住雪孩子救小白兔的动作“冲进、冒着、抱、跑”中体会孩子不顾自己,为他人着想的优秀品质。

三、拓展延伸,发散思维

在理解课文后,安排四人小组讨论“雪孩子会回来吗?”的话题。这个活动既使学生有兴趣地在这一环节中进行简单的口语交际,又使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最后,通过课件引导学生理解“雪化成水、水蒸发到空中形成云的过程”,再通过演示课件理解“云变成雨和云变成雪的过程”,让孩子们体会去了学习的乐趣、成长的快乐。“雪孩子回来以后,你会对它说些什么呢?”引导学生从各个角度来说,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有创意的表达。

四、不足之处

1、课文内容太多,基本上是按故事的发展顺序进行学习,但对于如何在保证故事完整性的基础上对重点词句进行理解还很难以琢磨。

2、学生想象故事太单一,创造力不够,今后在教学中要多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雪孩子》说课稿13

一、说教材

1、说教材内容

《雪孩子》是一年级上册课文部分的第19课。《雪孩子》这篇课文描述了一场美丽的大雪过后,小白兔和妈妈堆一个可爱的雪孩子,雪孩子给小白兔带来了快乐……但是后来,为了救大火中的小白兔,雪孩子却化了。它飞到了空中,成了一朵很美很美的白云。课文表现了雪孩子奉献自已,救助别人的美好心灵。同时将水的变化常识融于故事之中,易于激发兴趣。文章文质兼美,极富童趣。看图读文,使学生获得了真实情感体验。进而学习雪孩子助人为乐、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

2、说教学目标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及课程标准中教学法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的核心理念,确定了本节课的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10个生字,会写3个字,认识1个偏旁“孑”;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及表演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叙述事情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雪地、云朵的美丽,体会雪孩子的美好心灵。懂得当别人有困难时要勇于伸出援助之手。

3、说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三个生字的写法,认识一个偏旁。

难点:理解雪变成云的过程

教学难点是通过:“雪孩子化了”和“雪孩子飞到空中,成了一朵很美很美的白云”这两句话,使学生知道雪会变成云,理解雪与云之间的变化过程。

4、说教学方法

以多媒体辅助教学,在课堂中运用引导、点拨、讲故事、排课本剧等方法指导学生朗读、表演、识记等完成教学任务。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自制力较差,所以在教学中尽量让他们保持高昂的情绪,让他们在玩中学。他们经过半年的学习,也有了一定的识字能力,尤其是本课课文首次以不注音的形式出现,所以在教学中我要大胆尝试让学生自己阅读,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成就感。

三、教学流程

依据本节课的三维目标及教学重难点,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1、故事导入

以故事情节导入,激发兴趣、整体感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获取知识,培养创造思维的巨大推动力,低年级学生较易接受直观形象的东西,所以以故事做为画外音,将学生的注意力马上吸引到课堂上来。这样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有了美好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

2、随文识字

在学生的兴趣被充分调动以后,我首先让学生图文对照欣赏课文,领略文章的语言美。我认为对于一年级学生而言,语文教学就应该培养他们喜欢阅读、敢于阅读、乐于阅读的兴趣,所以我又让学生自由读并勾画出生字,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生字。然后通过课件教学10个生字。

在检查识字时将课文中的10个生字结合课文内容编成一首短小的儿歌。(兔妈妈,往外走,让小兔、雪孩子,一起玩。小兔子,玩累了,睡大觉。不知道,大火烧。雪孩子,救小兔,把自己,融化了。)

播放动画再次学习生字并观看雪变成云的过程,从而攻克教学难点。

这样将生字的语言环境改换了,就能很好地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

3、朗读感悟

学生的感受是通过朗读来实现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教学中,把读的权利还给学生,相信学生能读懂课文,鼓励学生不断探索,寻找自信的力量,培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乐趣。对同一篇课文,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往往会产生不尽相同的感受。在这里我努力创设了一种宽松的教学气氛,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不同的感情色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自己的情感体验,对雪孩子舍己救人的精神给予肯定,对这种行为表示赞赏,因此才会体验到雪孩子救了小白兔后的高兴心情;而从另一角度,学生们也体验到了生命的宝贵,感悟到小白兔失去雪孩子后的悲伤之情。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体现了审美价值的个性化、多元化。所以在教学课文时,我采取了让学生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分析在读时应注意什么,表现了怎样的情感。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下面我为大家介绍一个我设想的教学情境。当老师提出让同学们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时,有的同学提出我最喜欢“他飞到了空中,成了一朵白云,一朵很美很美的白云。”这句。老师说,是啊!雪孩子为了救小白兔,自己却化了。请同学们想一想,你应该读出什么样的语气呢?有的同学说,我觉得应该读出高兴的语气。因为雪孩子虽然已经变成了白云,但他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小白兔的平安,雪孩子觉得很高兴,所以要读出高兴的语气;有的同学说,我觉得要读出伤心的语气,因为雪孩子为了救小白兔,自己却化了,小白兔觉得很伤心,所以要读出伤心的语气。这时老师追问,其他同学呢,你们同意谁的意见?(让学生各抒己见)。老师适时总结,刚才小朋友们分别是站在雪孩子和小白兔的角度上来理解的,所以你们的想法都是正确的。现在大家就根据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这样就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最后,我又请三名同学读,让其他学生评一评谁读的最好,好在哪里?老师在学生朗读中及时给予肯定。让学生在教师引导和鼓励中找到朗读技巧和方法。

4、攻克难点

在学生对故事情节全面了解的时候我抛出一个问题:你喜欢雪孩子吗?

学生通过思考,会了解到老师这样问的意图,这时应适时教育他们学习雪孩子助人为乐、舍已救人的精神。要把帮助别人当成自己的快乐。从而完成教学目标中的情感目标。

5、情境表演

结合图片,进行叙述。指导学生合作表演课本剧。虽有一定难度,但是借助动画,引导学生逐步模仿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表达及表演能力,可以提高学生整体的语文素养,并且在相互评价的过程中取长补短。

6、课堂延伸

让学生叙编故事,《雪孩子回来了》想象小白兔与雪孩子见面时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这样设计会拓展学生的思维与想象。提升学生的阅读领悟能力。达到最终的学习目的。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雪孩子》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