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说课稿

时间:2025-09-17 17:15:30
小学一年级说课稿

小学一年级说课稿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一年级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一年级说课稿1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主题是《我是小学生》。我的资源包里主要有教学设计、课件、拓展资源等。下面,我就以 “教学设计”为主线,对资源包的内容进行说明。

课标解读

《小学心理健康课程纲要》中指出,小学低年级主要内容为:帮助学生适应新的环境、新的集体、新的学习生活与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乐于与老师、同学交往,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培养友情。

学情分析

步入小学门槛,是孩子们成长中的关键一步。对于刚上学的一年级新生来说,在兴奋和快乐之余,面对新环境、新同学、新老师、新的学习方式……他们会有很多的不适应,这期间师生间的彼此信任、教师的正确引导就尤为重要。教师主要帮助新生形成对入学的正确认识和态度,帮助学生顺利地实现由幼儿向小学生的角色转换。使学生能够在学校里情绪安定、心情愉快,以积极的态度迎接新生活。

依据课程标准及对学生现状的观察与分析,我确立了以下

活动目标:

1、认识到自己新的社会角色,知道自己长大了。

2、懂得自己的主要任务不再是游戏,而是在教师和家长的指导下学习。

3、学会以小学生的行为规范约束自己,提高自我约束能力。

其中懂得自己的主要任务不再是游戏,而是在教师和家长的指导下学习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学会以小学生的行为规范约束自己,提高自我约束能力。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评价设计:

为达成学习目标,我确定了“游戏引入,明确主题;现场采访,交流感受;心理疏导,解决问题;故事励志,儿歌导行;歌声寄情,情感升华”五步教学流程。其中,第一、二环节主要落实了学习目标1。环节三主要落实了学习目标2,环节四、五主要落实学习目标3。

教学流程

学生进教室前,播放舒缓的音乐,放松心情。教师自我介绍,与学生简单交流。

1、游戏引入,明确主题。(预计用时6分钟)

为消除上课伊始孩子们的紧张心理,也为了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本节课我以游戏引入。让孩子们在“击鼓传花”的游戏中,告诉大家叫什么名字,平日有哪些兴趣爱好等。问题很简单,主要想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孩子自信、大方的表达方式。同时在游戏中放松孩子们的心情,消除上课的紧张心理。在孩子们心情放松时提问大家;“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知道是什么吗?”引入课题《我是小学生》。然后引导学生用“我叫——,是实验小学一年级四班的小学生了。”这样的句式介绍自己。这种方式,潜移默化中增强了孩子们我是小学生的心理暗示。在孩子们认识到自己新的社会角色后,二次击鼓传花,谈谈自己成为小学生后的感想和打算。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和目标。

2、现场采访,交流感受。(预计用时8分钟)

在孩子们意识到自己新的角色后,教师现场采访,引导学生交流成为小学生后的感受。大多数学生在兴奋、快乐之余还是有些许的紧张和不适应。其中对教师的敬畏是主要原因。为了及时消除孩子心中对教师的过度情绪,也为了让孩子们正确认识师生关系,知道教师是爱他们的,愿意帮助他们的。我在此处播放课前录制好的任课教师录像。录像中教师们用轻松的话语、亲切的表情表达着对学生的喜爱、期盼。告诉孩子们老师愿意成为他们的朋友。我想这种方式定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消除孩子对老师的紧张害怕的心理,让孩子们从心底里喜欢上老师。

在孩子们和老师建立彼此的信任后,让孩子们闭上眼睛,伴随舒缓的音乐和教师的动情解说,将孩子们置身于美妙、快乐的校园生活中。孩子们在这种气氛中自然会产生快乐的情绪,此时高呼:“我快乐,我是小学生!我自豪,我是小学生。”将快乐之情巧妙的渲染于课堂教学之中。

3、 心理疏导,解决问题。(预计用时15分钟)

通过上两个环节的教学,同学们已经能够意识到自己新的社会角色,并且为之高兴。下一步需要解决的就是如何以小学生的行为规范约束自己。此环节的设计首先听一年级新生欣欣的的录音,孩子们在倾听的同时,也会有表达自己心声的愿望。然后引导学生交流成为小学生后觉得自己哪些地方长大了?小学生活和幼儿园有什么不同?让孩子们懂得,自己的主要任务不再是游戏,而是要在教师和家长的指导下进行学习。然后出示高年级学生的照片,鼓励同学们都做优秀的学生。此环节的设计意为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认识到自己的进步和不足。

当然孩子们的发展程度是不一的,交流也难免偏颇,此处我又设计了画心情脸谱这一环节,让孩子们对照提前放入课桌内的“调查问卷单”,依据自己平日的表现依次画上灿烂的笑脸、微笑的脸蛋和哭脸。低年级学生会喜欢这一环节,在轻松的画脸谱的过程中明白自己的不足和今后应该努力的方向。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收集到孩子们的心理讯息,以便更好地疏通、帮助他们。

在孩子们明确自己的问题后,集体交流自己的不足,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

4、故事励志,儿歌导行。(预计用时5分钟)

对于小学生而言,明白道理后贵在坚持,而各种良好习惯的培养更需要长期不懈的严格要求自己。此处我出示拓展资源《铁杵磨针》的故事,让孩子们在故事中体会铁杵磨针的过程就是我们学习的过程,学习中必须有吃苦的精神,也必须长期坚持,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5、歌声寄情,情感升华(预计用时4分钟)

成长的过程中,有快乐。有喜悦。有悲伤。有愤怒,当然也少不了烦恼,再这几种情感之中,少了哪一种都不行,就像做菜的调味一样,少了一味调料就不会是成功的佳肴。告诉孩子们老师永远是他们真诚的朋友,有任何困难可以来找老师。师生随音乐共同唱《上学歌》。让快乐与爱弥漫教室,让学生的情感进一步升华。

五、布置作业,巩固延伸(预计用时2分钟)

作业是对课堂的巩固和延伸,本节课我的作业设计是让学生对爸爸妈妈说一说成为小学生后的感想和打算;听一听爸爸妈妈小时候上学的故事。这样的作业拓展面比较宽,不会局限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情感。

六、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设计是一节课的袖珍版,是课堂精髓的体现。这节课我根据教学内容、师生活动等,用“快乐、自豪、认识自我、懂得坚持”等关键字板画出一个大大的笑脸。简明概括,帮助学生抓住重点,获得更鲜明的印象。

拓展资源

为了让孩子们在日后能够以积极地心态面对学校生活,也为了让孩子们充分体会学习生活中的乐趣,我提供的课后拓展资源为1、提供班级博客网址,鼓励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记录校园生活点滴。2、推荐《一年级的小蜜瓜》、《一年级的小豌豆》两本书籍,鼓励亲子共读。……此处隐藏22214个字……然。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编写意图、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本课按计划需要两课时完成,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只识不写。认识四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受早春梅花山梅花盛开的美丽景象和游人观赏梅花的盛况,激发他们热爱生机勃勃的大自然。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则是让学生感受梅花山的梅花开放时的动人景象。本班孩子大多数对梅花山还是陌生的,甚至有些孩子还不认识梅花,针对这一情况,我需要借助大量图片,紧扣课文词句,在他们的脑海中形成画面,让他们置身于梅花山中,入情入景,把观察、想象、朗读结合起来,感悟意境美,培养其语感。

课标强调“语文教学要注意语言的积累、感悟、运用”。“注重语文与生活的有机联系”所以本课的教学难点我以读为本,以情促读,读中感悟文章。

本课我的课堂将通过联系生活,兴趣导入;游戏激趣,初读课文;入景入情,精读感悟;自主学习,识写生字;个性作业,拓展延伸五个环节来组织教学。

一、联系生活,兴趣导入

语文学习与认识生活是紧密联系的,梅花山就在南京市,为了拉近课本与孩子生活的距离,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教学伊始,我便问:“在南京有一座山,每当春天来临,山上便开满梅花,小朋友,你们知道这座山的名字吗?”学生自然会说出梅花山,我便相机板书,接着,由于本单元都和春天有关,为了让孩子们有一个系统的概念,我用“春姑娘”将旧知与新知串联:“春姑娘唤醒了春笋和小池塘后又来到了梅花山,唤醒了山上的梅花,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第4课(幻灯出示:春到梅花山)。

二、游戏激趣,初读课文

我准备采用读词、读句、读文,三级阶梯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根据低年级孩子游戏教学的特点,我以孩子们都喜爱的闯关夺门票的方式进行,读词以小组为单位,以小组喜爱的方式读词,重点指导“晶、莹、尽、盛、蓝”的读音。读句各请一位男女生代表,重点指导长句的停顿。读文则全班齐读,通过循序渐进的方法,在词、句的掌握下,读文起来则通顺很多。闯关结束,我给孩子们播放了一组配乐梅花组图,充分创设情境,让孩子们身处梅花山去踏春寻梅,播发结束后整体感知梅花山,孩子们都能说出他们的感觉——梅花山的梅花很美。

三、入景入情,精读感悟

本文共有两个自然段,第一段写早春梅花盛开时的动人景象。本课的重点是感受第一段的梅花开放时的动人景象。在第一段的教学里,我带着孩子们当游客,由远及近的去观察梅花。让孩子们边读边想,边谈感受。由远处看去满山的梅花,突出梅花开得早,开得多;走近一些放大镜头,让孩子们感受梅花盛开的样子,通过想象,通过表演,再通过朗读理解“你挨着我,我挨着你”直观的图片再现,让孩子们看到如“片片彩云”般的梅花树。最后站在梅花树下,让孩子们仔细去看那“一朵一朵的美花”并出示一幅单朵梅花图,让孩子们去说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晶莹透亮”这一词在直观的图中就能被学生所理解,并不需要做过多空洞的讲解。然后让孩子们再次诵读这段,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景象,让学生整体感受梅花的形、色、质、味,从而用朗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第二段写休息日人们到梅花山观赏梅花的情景。从“一到休息日,……海洋。”一句让孩子们读出人们对梅花的喜爱。扣住“涌动”、“人流”结合插图,想象大街上人多时的情景,让学生直观感受,“欢乐的海洋”是对梅花山花海人潮热流场面的生动比喻,我创设了情境,让学生在朗读中有所体验。

四、自主学习,识写生字

本文教学两课时,每课我将预留十分钟的时间,指导学生学习写字,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自主交流如何记忆字形,我只从旁点拨和指导。记忆后通过小游戏及时巩固字形。这个时候考虑到学生都学得有些疲劳,我会让他们做一做写字操,随后播放一段舒缓的音乐让他们在一个安静的气氛中专心写字。我巡视指导,投影优秀字做激励。

五、个性作业,拓展延伸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为此,我布置了自选课外作业:

1、画一幅你喜爱的梅花。

2、和爸爸妈妈去梅花山踏春赏梅。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让学生个性作业,可以达到课堂向课外课外拓展、延伸的目的,真正作到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体会学之欢乐。

小学一年级说课稿15

说教材

《小猫钓鱼》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猫和老猫去钓鱼,可是却总是三心二意,一会儿捉蜻蜓,一会儿捉蝴蝶,一条鱼也没有钓上。最后,小猫听从了老猫的劝告,一心一意钓起鱼来,结果钓着了一条大鱼。教学本课,要教育学生懂得做什么事都要专心致志的道理,培养自己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

说整体设计

根据教材自身的特点及学生实际情况,教学本课时,我主要遵循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在教学时主要以多媒体教学为主。在引入课文时就设计了一个富有激趣的幻灯片,为上好下面的课设下了很好的铺垫。接着又设计了“师生协作”环节,通过“读、看、思、议、演、练”等教学手段启发学生思维,拓宽学习思路,培养学生听、说、读的能力,使整个教学环环相扣,张罗有驰。

说教学要求

一、教学目的

根据本课的特点及本班学生的情况,上这篇课文要达到如下几个目的:

1、学习要求掌握的“猫、理”等2个生字,会读、会写、会用。

2、认识“钓、蜻、蜓、竿、蝴、蝶”等6个字。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尽量让学生复述课文。

4、让学生懂得只有一心一意才能把事情做好。

二、教学重点

正确读写要求识记的生字、新词。

三、教学难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做事一心一意的好习惯。

四、说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文

1、呈现一幅小猫钓鱼的图片说说谁在干什么?(鼓励学生回答时把话说完整)

2、根据回答出示句子“猫妈妈带着小猫在河边钓鱼”。(个别读、齐读)生字带上拼音。

3、学习句中生字“妈、带、着、边、钓”(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妈”可以换部首,“边”可理解字义,“钓”和“钩”进行区分,另外可看图识记。

4、揭题读题。

5、说说看了这幅图他们还想知道什么?(小猫钓到鱼了吗?)

6、听录音,思考小猫钓到鱼了吗?

过渡:师:小猫为什么没钓到鱼呢?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轻声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小组接龙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的小朋友奖励一条小鱼粘纸。

教师在正音时可随机学习“蜻、蜓”“蝴、蝶”,(渗透虫字旁)

3、学习“女字旁”。

(三)指导描写字

1、观察笔顺框,了解“路、法”的笔顺

2、学生书写,教师巡视

《小学一年级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