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人员抗疫精神心得体会(精选17篇)
当我们对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时,可以记录在心得体会中,这样有利于我们不断提升自我。怎样写好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医护人员抗疫精神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医护人员抗疫精神心得体会 篇1在防控新冠肺炎的斗争中,成千上万的医务工作者响应党的号召,顽强拼搏、日夜奋战,展现了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面貌。这种壮举是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人道主义精神的时代闪光,是医德精神的时代闪光,也是红医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弘扬。
所谓红医精神,即“红色医生精神”,它是广大医务工作者所形成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工作作风、专业技术等多维度的思想体系。它包括了政治坚定、对党忠诚的理想信念;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意识;埋头苦干、无私奉献的优良作风;技术优良、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他们相辅相成,共同构成红医精神的本质内涵。
红医精神将继续鼓舞新时代的红医传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发挥火线上的中流砥柱作用,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用他们无声的行为深刻诠释着红医精神的时代内涵。
在同新冠肺炎疫情的阻击战中,在无数医务工作者的艰苦奋战中,在人民生命安全的危机时刻,红医精神依然映射出它固有的时代价值、精神力量。红医精神为战胜疫情提供精神引领。红医精神所蕴涵的不怕牺牲,坚定理想,追求胜利的信念,是战胜疫情的不竭动力和精神源泉。
红医精神为战胜疫情提供道德支持。广大医务人员以人民为中心,坚守人道主义的初心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顽强拼搏,与时间赛跑,挽救人民的生命,维护人民健康的价值诉求,体现了弘毅精神,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道德内涵。红医精神为战胜疫情提供精神动力。广大医务工作者汲取先辈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克服重重艰难险阻,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勇气,激励自己,努力拼搏,克服各种艰难险阻,竭尽全力,坚守在维护人民生命健康的战疫一线,直到最后胜利。
我们坚信,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在广大医务人员的顽强阻击下,病魔必将被降服,胜利不久将会到来。
医护人员抗疫精神心得体会 篇2疫情来得突然,疫情来得迅猛。在大灾大难面前,总是有那些美丽的模样浸湿着我们炙热的双眼,也触碰着我们敏感的神经,更颤动着我们温暖的心灵。
靠着这身“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的召唤,一批批无名英雄们选择逆风而行,把“小家”放在心里、把“大家”扛在肩上。有84岁高龄、两度与病毒作战的钟南山院士,是他的“疫”无反顾让我们看到了希望,鼓舞了信心,增进了斗志,在他的精确研判和分析下,病情正得到及时有效地抑制;有身患渐冻症的张定宇院长,是他的“疫”无反顾让我们看到了即便自己身体状态不好,却毅然战斗在抗击疫情、救治病人最前线的那份担当和责任;有夜以继日挥汗如雨的火神山建筑工人们,是他们的“疫”无反顾让我们在这场与疫魔竞速的较量中取得最终胜利,让世界见证了“基建狂魔”式的中国速度。
“我们在救死扶伤这件事上可能发挥不了什么大作用,但是宣传防控知识、入村摸底排查,我们最适合不过了!”这就是基层党员在面对严峻疫情后的第一反应。他们冲锋在前,“疫”无反顾递交必胜“请战书”,入村入户开展工作,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无论是“霸气喊话”“温柔劝返”这样“花式”的防疫措施,还是“地毯式”搜索、“网格化”排查这样“接地气”的防疫举措,体现的是“共赴时艰”的初心使命,绽放的是“我将无我”的信仰力量,凝聚的是战“疫”斗争的必胜决心。即便他们没有专业的隔离衣、救援服、“N95”,但却依然立志于守好家门口“最后一米”的疫情防线,“疫”无反顾地甘为“孺子牛”,让我们看到最美“守门人”的样子。
在网上,你肯定被这样的画面所感动:女护士的双手被消毒液、滑石粉伤得满是血口子;医生的鼻梁被护目镜、口罩磨得掉皮出血;无数医护人员主动请缨,在支援武汉的“请战书”上按下手印……这一幅幅令人心疼的画面,定格了抗疫一线的白衣天使的诸多付出。他们加班加点、轮番作战、24小时待命,以满腔赤诚全身心地投入到这场战“疫”中,誓言要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是他们用“坚守”为我们守一方平安,彰显了扶危渡厄的医者担当,也彰显了舍小我救大我的奉献精神,让我们看到当之无愧的新时代最可爱的样子。
当然还有无数的华夏儿女们,即便“宅在家要长蘑菇了”也不出家门半步,人人不信谣不传谣,用自己微小的力量抗击疫情,用爱与勇气直面困难,用信心与责任心共克时艰。我坚信,待春暖花开时,风是甜的,阳光是温暖的,万象更新,阴霾当愈,我们携手,繁花与共。
医护人员抗疫精神心得体会 篇3今年42岁的张志田,是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放射科医生,宣恩县李家河镇老司城村人。
1月19日,他带着10岁的儿子从杭州回到家乡与亲人团聚。随着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原本计划1月27日返回杭州的张志田取消了行程。
1月29日晚,张志田主动向宣恩县卫生健康局“请战”,愿意参与李家河卫生院疫情防控救治工作。1月30日早上,张志田走进卫生院,成为该院一名“编外医生”。
张志田从医20余年,主要从事放射科临床医学研究,在此次疫情防控中,张志田发挥自己优势,参与卫生院影像学报告诊断。
李家河卫生院进出口只有一个大门,医护人员和患者通道通用,张志田与卫生院商量改造,按照传染病楼两通道、三分区的标准,隔离出医护人员通道、患者通道,分开清洁区、污染区和半污染物区。同时,针对通道还改造两个小门出入住院楼,该院在卫生院大门,也专门用隔离带分开为进、出口。
该卫生院医用物资紧张,张志田便多渠道联系,为卫生院筹集捐助医用防护物资。“又捐物资,又捐技术,真的很感动。”李家河卫生院院长段万能表示。
医护人员抗疫精神心得体会 篇4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一盘棋,同时间赛跑,与病魔斗争,在抗疫一线涌现出了无数可敬、可爱的“你们”,也正是因为“你们”的无私奉献和舍小家顾大家,这场战“疫”胜利可期。
“你”是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展现了大爱逆行者的无悔担当。医者仁心,造就人间大爱。“你”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带着无悔信念舍小家奔赴一线,成为最美“逆行者”,谱写着一个个感人故事。“你”用无疆大爱与患者共克时艰,用“我将无我”见证医者仁心,以实际行动践行着“救死扶伤,不辞艰辛”“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的无悔誓言。
“你”是勇挑重担的人民军队,彰显了人民子弟兵的'初心本色。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从选调军队优秀医疗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和考核,到全面接管火神山医院救治任务;从组建抗 ……此处隐藏5987个字……”和现在爆发的新型肺炎一样,有一种刻骨铭心的恐惧。在因“非典”急速增加,病情迅速蔓延,而真正的发病原因找不出来的时候,他顶住压力,以科学家的无畏一语定乾坤:非典可防可治!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以一个医生的崇高医德主动请缨把最危重的病人都转到我这里来!
17年后的今天,当国家再次面临威胁,当百姓再次恐慌,84岁的他重新披甲上阵。他,就是钟南山爷爷。
钟南山爷爷说过,医院是战场,作为战士,我们不冲上去谁上去?
今天,我刚通过微信,向我的舅妈——在余杭区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工作的她发去了祝福。早在几天前,她就瞒着我舅舅,写下了请战书,因此也缺席了今年年三十唯一的一次团圆饭。在这次新型肺炎疫情以来,她就一直奋战在一线,每天我还能看到她繁重工作之余,记录下来的所思所行。
“周六夜班,发热门诊人很多。从凌晨4点到上午9点,一共22个医疗电话,精神一直处在高度紧张之中。”
“西班牙大流感,死亡几千万人。病毒固然可恶,但更多的是当年过于恐慌,病人拥至医院。呼吸道病毒已经不是第一次侵袭人类,不要过度恐慌。加油!”
一声加油,换来的是新的勇气,坚持下去,曙光一定在前方。这场硬仗很严峻,祝福我舅妈和千万个战斗在一线的叔叔阿姨们注意安全,多多保重!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医护人员是最可爱的人。你们一定会坚持下去,直到春暖花开。
今年的春节,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们不得不放弃团聚,而你们更是冲在前线,护百姓周全。千言万语,只想对你们说一声:谢谢!
医护人员抗疫精神心得体会 篇14你们好吗?前线医院现在怎么样了?物资还紧缺吗?你们要注意休息,保重身体,我们等待着你们平安凯旋归来。
2020年的冬天依旧寒冷,但是这个春节却与众不同。原本团圆、欢乐的家庭,因为新型冠状病毒的出现,让人变得恐慌,有些人不得不离开温暖的家去前方支援。
面对重重困难,无数英雄涌现出来。84岁的院士钟南山挂帅出战。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出手相助,高喊“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的誓言令人感动。建筑工人修建的火神山医院,被称为“十天奇迹”。人民子弟兵更是随时待命,奋勇向前。还有无数的志愿者,为了节省防护服资源,主动“穿尿不湿”。
你们是这个时代的英雄,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你们就像寒冷冬季里的一枝梅花,傲霜斗雪。虽然我们帮不上大忙,但是不给社会添麻烦,做到不出门、勤洗手、多喝水、不传谣、戴口罩,做好自我防疫。
众志成城,我们都相信这场“战疫”一定会胜利。待严冬离去,春暖花开之时,我们又将迎来美好的生活。
医护人员抗疫精神心得体会 篇15“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盼望着,盼望着,终于迎来了春节,可没想到今年的春节令人心寒,原来的街道车水马龙,现在寂静无声;原来景区人山人海,现在寥寥无几;原来的超市熙熙攘攘,现在一片萧条……这是因为新型冠状病毒蔓延全国,传播速度之快,传染密度之大,令人闻之色变。但是,我们身边有很多人,他们不惧风险迎难而上,用实际行动践行使命担当,他们是舍小家顾大家,他们守护人民的生命安全,他们就是抗击疫情中的最美“逆行者”。
他们穿着严严实实的防护服,带着沉重的护目镜,他们夜以继日地工作着。当他们脱去防护服时,衣服已经湿透;当他们摘下口罩时,脸上留下了深深的印痕;当他们累了,就在躺在墙角边地板上小歇一会儿……他们除了完成工作室里的工作,还要照顾病人的生活起居,甚至还要给病人进行心理疏导,他们无微不至,照顾每位病人,却忽略了对自己家人的关爱,他们就是“中国脊梁”,他们就是新时代的先锋人物,他们就是可敬可亲的白衣天使。
虽然我不知道他们是谁,但我知道他们是为了谁。他们的形象在我心中是那样鲜明,他们不计得失,不求回报,默默坚守的精神,使我深受感染。他们守护健康,拯救生命,再苦再累都无怨无悔。普通的我们无法与病毒作战,我们只能做好配合工作,不出门,勤洗手,戴口罩,不给他们添麻烦。
祝愿白衣天使们——最美逆行者早日凯旋而归!
医护人员抗疫精神心得体会 篇16今年的春节来了一位“不速之客”,他一出手就要夺走人们的生命,没错,他就是把我们的国家闹翻天的元凶——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之前从未在人类身体中发现的新型病毒,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主要表现为发热、干咳、乏力,严重者会出现急性呼吸衰竭,休克等不可逆的代谢性酸中毒,并出现凝血功能障碍。
我们如何预防它呢?首先,出门一定要带口罩,因为新型冠状病毒是通过飞沫传播的;其次,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特别是老人、孩子等免疫力低下的人,避免接触人群;最后要记住的就是勤洗手。
在这次全国人民抗击疫情的斗争中,有一件事让我最感动,那就是海外华人、华侨对祖国的助力,2月9日,一架从国外飞往白山机场的飞机上,没有一名乘客,全是支援武汉的口罩等物资,原来是海外华人、华侨把飞机票买好后并不回国,而是把自己从国外买到的物资都捐给了祖国,这令我十分感动,祖国有难,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袖手旁观。
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举国上下众志成城,同舟共济,我们一定能够度过疫情肆虐的寒冬,迎来欣欣向荣的春天!
医护人员抗疫精神心得体会 篇17筑牢疫情防控网,要层层压实主体责任,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严格落实各项疫情防控要求。疫情防控是一场持久战,“松一松则功亏一篑,歇一歇则前功尽弃”,各地、各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坚决克服麻痹松懈思想,真正紧起来、严起来、快起来,压实“四方责任”,落实“四早”要求,从细从实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控措施,把好口岸关,加强检测预警,加快疫苗接种,及时回应舆情关切,引导群众加强个人防护,强化公共场合及重要节点的督促检查、明察暗访,做到既不层层加码,也不留防控漏洞,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
筑牢疫情防控网,要注意抓住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科学精准防控。针尖大的窟窿能漏过斗大的风,重点领域、薄弱环节是疫情防控的重点,也是疫情防控的难点,稍不注意,就会影响、牵动防控大局。要充分发挥信息化作用,认真开展流调和核酸检测,加强景点、车站、码头、商超、网吧等重点场所管控;要统筹资源,加强对海口、三亚等重点市县的指导支持,及时消除隐患;坚持人、物、环境同防和进出同防,牢牢守住机场、码头等关口,做好机场等高风险场所及高危岗位人员管理,确保做到既防输入也防输出;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大力推进18岁以下人群疫苗接种,尽快建立免疫屏障,为自由贸易港建设提供坚强保障,为全国抗疫大局作出贡献。
疫情防控,人人有责,全民参与,抗疫必胜。每个人都要担起责任,严格遵守防控要求,积极主动接种疫苗,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不扎堆、不聚会,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如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及时到就近的发热门诊进行排查和诊疗,就医过程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只要我们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以自觉行动筑起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就一定能筑起一道保护自己、惠及他人的生命防线。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