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说课稿

时间:2025-09-15 10:54:23
精选幼儿园说课稿范文合集7篇

精选幼儿园说课稿范文合集7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说课稿8篇,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园说课稿 篇1

一、选材

《小熊砍树》是一首融情境和教育意义于一体的诗歌。它的情节性较强,能为幼儿提供一个较大的想象空间,同时,它又蕴涵着一些爱绿护绿的情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在这个活动中,图谱的出现,又引起了幼儿极大的兴趣,激发了幼儿想说、喜欢说、愿意说的欲望,从而使他们的语言能力在反复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基于以上原因,我选择并设计了《小熊砍树》这个教学活动。

二、目标

《小熊砍树》这个活动的目标主要是根据选材和我班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而制订的,共设计了3个目标。

1、学习儿歌,理解儿歌内容,感受儿歌语言的优美。这个目标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同时,它也是本次活动的一个重点。

2、让幼儿学会体验小动物着急的心情,萌发幼儿爱绿护绿的情感。这个目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教育幼儿从小要树立起环保意识。

3、学习看图谱,念儿歌,培养幼儿对文字符号的兴趣。这是本次活动的一个难点,这也是根据〈纲要〉中所提出的语言教育“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这一要求而制订的,同时,它也是本次活动的一个亮点。

三、设计意图

整个活动分四步走。

第一部分是导入,即融音乐、动作于一体,向幼儿展示森林之美,绿色之美,从而引出主题。

第二部分是理解儿歌内容。大屏幕中小熊那憨厚可掬的神态一下子就吸住了小朋友的眼球,引起了幼儿浓厚的兴趣。同时,让幼儿以小鸟、松鼠的身份和小熊进行对话,从而为幼儿

创设了一个自由地、宽松的语言环境,人机互动,情境自然,并在不经意间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三部分,主要是让幼儿学习看图谱,念儿歌。图谱的运用,使幼儿可以轻松地学会儿歌,并且让他们既感到好玩有趣,又可以加深对文字符号的印象。这就区别于以往的语言教学活动。

第四部分是儿歌表演,主要是让幼儿通过角色表演,加深对儿歌内容的理解,让幼儿再次体验小动物的着急之情。这样首尾呼应,使活动显得更加完整、自然。

四、反思

〈〈纲要〉〉中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所以,我在这个活动中设计了许多开放性的问题,如“你们猜猜看,小熊会用什么材料来盖房子?”“小熊要砍树了,如果你是这只小鸟,你会怎么说?”“如果你是这只松鼠,你又会怎么样对小熊说?”“小熊它会住在哪里呀?”。这些问题都可以使幼儿大胆地发挥想象,并能用语言表达出来,从而在不经意间发展了他们的表达能力。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我也意识到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当我问到“小熊为什么不能砍树”这个问题时,小朋友的回答都局限于儿歌内容。如果我能在这时追问 “除了小动物没有家了,那还会发生什么情况?”来引导幼儿,启发幼儿,效果一定会更好。

我希望各位领导、同行能给我提出宝贵的意见与建议,我一定会虚心接受,谢谢大家!

幼儿园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1、教材的选择:大家都知道,具体形象思维是幼儿思维的典型方式。而且随着年龄的发展,小小班幼儿的思维正处在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过度的时期。他们情感外露、不稳定,带有很大的情绪性。他们更加喜欢直接用耳朵去听,用眼睛去看,用手去触摸。他们学习、活动的特点是只关心活动的过程,不关心活动的结果。因此,小小班的教学活动应更注意游戏化、情景化。

强调让幼儿在愉快、轻松、自由的游戏中自娱自乐,玩中学,玩中获发展。因为幼儿时期,兴趣是其学习活动中最强烈的心理因素,幼儿一旦有了学习兴趣,就能自发地把心理活动指向学习对象,且能取得较好的效能,因此,任何活动都应重视兴趣的培养。因此,教材的选择至关重要,正如《纲要》中所说的,“即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或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而此活动〈好听的歌〉既来源于幼儿的生活,而且本教案,从教材的选择到教法的设计,较多的考虑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使幼儿在积极愉快的气氛中自然地潜移默化地掌握了各种物体发出的各种不一样的声音,把语言、科学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即加深了幼儿对诗歌本身的理解,又有效的提高了科学活动的能力。还使他们对优美动听的声音产生了好奇心,平时更加善于用自己的感官去观察这个奇妙的世界。

2、目标定位:活动的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小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我确立了以下几个目标:

并在活动中,使活动呈现趣味性、综合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情境、游戏中。充分的课前准备为活动的成功开展提供了可能性。

二、说教学程序

我采用环环相扣组织此活动程序,活动步骤为:

激发兴趣——动手探索——幼儿交流——观看多媒体——欣赏诗歌(游戏)——音乐游戏(好听的歌)——延伸活动

(一)、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活动一开始,我就给幼儿创设了一个自由宽松的活动环境,准备了很多能发出声音的物品,“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很多东西,你们看看都有什么啊?这些东西可好玩了,还能唱出好听的歌呢?而且每个东西唱的都不一样呢,小朋友想不想听?从形式和内容上都吸引了孩子。因为幼儿以无意注意为主,有意注意才开始萌芽,简明的导语直接切入主题,丰富的物品,旨在引起幼儿的无意注意,培养幼儿的有意注意。

(二)、动手探索

根据小小班幼儿好奇、好动的特点,在第二环节,我为幼儿安排了动手探索,为每组幼儿提供了很多能发出各种不一样声音的物品,供幼儿动手操作。在这个活动环节中,教师是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在自由宽松的活动气氛中,幼儿敲敲,打打,拍拍,按按,听听,比较各种物体发出的不同的声音,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幼儿获得的经验是很零碎的,单一的,那怎么给幼儿一个系统性的认识呢,让他们了解每种物体发出的不同的声音呢?

(三)、幼儿交流

于是,在自由探索过后,我就采取让幼儿自由介绍自己玩了什么,发出了什么声音,和别的声音一样吗?这样的方式对幼儿获得的经验进行整理。由于物品在幼儿的手里,幼儿模仿的声音和结合实物进行,还可以请其余的小朋友学一学,说一说,他模仿的像不像,避免了单一性。

(四)、观看多媒体

小小班幼儿注意时间短,兴趣稳定性差,新异、强烈以及活动的刺激很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除了这些物品可以发出好听的声音,大自然也有很多奇妙的声音呢,那他们的声音又是怎么样 ……此处隐藏8634个字……;在词语的认识和理解采用的是游戏法。

七、说活动程序:

整个活动共分为三大环节:

(一)展示《我想帮忙》课件,引导幼儿看图说话,并认读词语:帮忙。

1、谈话导入:

(教师神秘地说)正值丰收的季节,一群小动物正在忙,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个小故事,你们想知道吗?可是,小动物们说了要想知道它们的故事必须靠小朋友自己,要用自己的小眼睛认真观察,动脑筋思考,还要大胆回答出问题才行呢!大家能做到吗?就让我们一起来试试吧!

(出示幻灯一)提问:好多可爱的小动物啊!快瞧瞧它们都是谁,在干什么呢?

(出示幻灯二)猜猜"河马会怎么帮忙呢?"

(这样的设计就是抓住幼儿喜欢小动物的心理,利用幼儿观察小动物们生活化的动作形态和解答悬疑问题,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出示幻灯三--六)引导幼儿认真观察,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用自己的话讲述画面内容。

图片3:狐狸想吃小兔,小兔落水,河马用嘴含住小兔,帮助了小兔。

图片4:小鸡做游戏时不小心掉进水里,河马用嘴马接住小鸡,帮助了小鸡。

图片5:河马看见小羊们在吵架,走过去给它们讲道理,还趴下身子陪它们一起玩儿。

图片6:小动物们开心地围着河马,向它道谢,说:"河马你真棒!谢谢你的帮忙,我们今天玩儿得真开心。"河马也高兴地说:"我也很高兴能帮忙!"

(这一环节主要是为目标1设计的,在展示画面的过程中,引导幼儿认真观察,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并使幼儿养成注意倾听的好习惯。)

3、认读词语:帮忙。利用字卡和情境画面帮助幼儿直观形象地去了解、认识词语,再通过游戏《帮字宝宝找朋友》进一步加深理解词语。

(二)引导幼儿情境讲述,进一步理解画面内容。

为了进一步加深幼儿对画面内容的理解,我以启发、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讲述主要故事情节,如:河马帮助了谁?河马是怎么帮忙的?要求幼儿用完整的话说出自己所看到的、想到的及听到的,用动作、肢体语言表达出来。

(此环节专门为完成目标2而设计的,先了解故事,逐层深入提问,再说故事,突破了重难点。)

(三)尝试表演,感受和体验河马助人为乐的情感。

教师出示河马等小动物头饰激发幼儿表演的兴趣。

提问:

大家都喜欢爱帮忙的河马,如果你是河马,你会怎么帮助这些小动物们呢?我们一起来表演一下吧!

(此环节的设计完全是为了巩固幼儿对故事的理解,激发幼儿对故事的兴趣,发展幼儿的表演能力。在愉快的表演中,让幼儿真正体验到帮助别人后的快乐,又体现了目标3。)

活动延伸:

小朋友,你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帮助过别人吗?帮助了别人,你的心情怎么样呢?(本环节是将活动延伸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让幼儿在生活中要学会与别人友好相处、互相帮助,做一个爱帮忙的人。)

幼儿园说课稿 篇7

一、 说教材

《电动玩具》是属于中班的科学活动,选自《多元整合小朋友园活动课程》,科学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让小朋友能运用各种感观,动手动脑探究问题以及培养小朋友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本次活动要求小朋友了解电池的作用以及培养其探索的兴趣,教材在编写上注意小朋友的实践操作能力,一般来说,一个四岁的孩子对理论知识较难明白,但如果经过自己动手操作得出的结论往往比老师的讲述要深刻得多,因此我把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为:

1、 通过让小朋友动手操作去了解电池的作用并学会正确使用电池。

2、 在操作交流的过程中,让小朋友学会主动利用语言向人表达。

3、 培养小朋友积极探索事物的奥妙及时发现问题并寻求答案。

前面两顶是本次活动的重点,后面一项是本活动的难点。

二 、说教法学法

这一活动的对象是中班的小朋友,他们的年龄小,好玩,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以情景式教学方法为主,努力给小朋友创造一个可以供探究的环境,如我要把场地布置成一个电动工厂,可以让小朋友在这一环境中自由去安装玩具,同时我还采用了参与法,讨论法,让小朋友与小朋友,小朋友与老师之间都可以畅所欲言,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

为了更好地达到以小朋友为主体这一目标,我在这一活动中还通过让小朋友看一看,说一说,拆一拆等多种形式,让小朋友自己在实际操作中去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的办法。

三 、活动设计

本次活动我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在这一环节里我采用了谈话进入:以嘟嘟玩具城的总经理给老师打来电话,说他们的玩具城明天就要开张,可是玩具城里的玩具有的却还没安装好,所以他们想要请我们班的小朋友去帮忙,问小朋友是否愿意去帮忙,以这种形式进入可以让小朋友感觉亲切,也可以激发他们的兴趣。

第二部分: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这部分是本次活动的重点和难点的所在,也是突破重点和难点的关键部分。下面我们就来谈一谈这部分的设计,这里我也分了两小点:

1、 引导探索

在这一部分,我请配班老师扮演经理,由经理请我班的小朋友进玩具生产工厂参观,但在参观前经理要先向小朋友提出要求:在参观的过程中,小朋友们可以自由摸一摸,拆一拆,做一做这些玩具,但要找出这些玩具都有一个什么共同的特点,并在参观完后,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好朋友和老师。这样的的组织可以让小朋友带着目的去参观,注重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2、 再次探索

在小朋友初步了解电池作用的基础上,让小朋友学会正确使用电池,这里就请小朋友开始去帮助安装还没完成的电动玩具,可以激发小朋友积极参与的兴趣,通过再一次的操作去发现问题:为什么有的孩子电池安装进去了玩具仍无法动起来?这时老师可以在旁边给他们提出建议,让他们去看看玩具会动的小朋友,他们的电池是怎样安装的?由他们观察出来的结果引入到观察电池的外部特征,如请玩具不动的小朋友想一想:你用的电池是怎样安装的?你安装电池跟别人有什么不一样?再请玩具会动的小朋友示范安装电池。

通过这些提问,让小朋友注意观察、别人,发现自己与别人的不同之处,培养他们的观察让他们讲述自己的意见,这样就可体现小朋友在活动中的主体性。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在这一环节里,我把小朋友分成两组,一组小朋友负责安装电池,另一组小朋友负责检查,这一过程可以让小朋友与小朋友之间有一个沟通讨论的机会。

(四)扩散经验

在小朋友了解电池的作用以及利用学到的知识帮助总经理解决了问题的基础上过渡到让小朋友想一想电池还能使什么东西动起来?这一环节我打算:因为孩子帮经理解决了问题,所以经理要送他们每人一对电池,让他们尝试拿着电池去让我们身边的某些物体动起来。这样我可以让孩子学习环境从课堂转移到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来,以达到让小朋友主动去观察周围事物的目标。

《精选幼儿园说课稿范文合集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