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语文教案范文锦集9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教案 篇1教材分析:
课文通过鸭先生小屋前小路的变化及居住在附近的动物不同的感受,告诉大家要保持环境卫生,才有美好的生活。课文语言生动活泼,每个小动物的语言、动作都富有性格特征和戏剧化的效果,适宜分角色朗读,在演读课文中加深体验。文中多次出现问句和和感叹句,是学生朗读体验问句和感叹句不同表达需要和情感的好机会。
学习目标:
1、认识“先、鹿”等14个词语。会写“先、干”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分角色朗读中,读出每个角色的语气。
3、有爱护环境卫生的愿望和行动。
教学环节设计与说明:
第一课时
一、激情入境
1、这节课,老师先要带小朋友去鸭先生家。哦,到了,鸭先生在欢迎我们呢!
(。课件展示鸭先生小屋前那条美丽的小路)
2、(学生欣赏后),问:美吗?把心中感受到的这份美丽和大家分享分享吧!自己先试着说说这儿的美丽景色。
交流,师生共同评议,及时鼓励表扬那些善于观察、善于运用平时积累词语的学生。
3、读读课文的第一段。
要是你住在这里,会怎么想?
指名读——齐读
4、这条美丽的小路还发生了一些大家想不到的事。(。课件展示课文余下的内容)
5、想不想扮演课文中的动物朋友,来表演课文?那先得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懂。
二、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标出自然段,把觉得难读的字划出来。
2、交流:
(1)哪些字难读?你认识了哪些字?怎么记的?
(2)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
3、激励学生自告奋勇分段读课文。
夸一夸:说说他哪些读得好。
帮一帮:他哪里还不够,要加油。
4、自己再认认真真地读一遍。
5、相信自己“我能行”的小朋友,上台读自己最有把握的一段。
三、朗读感悟
1、课文中有哪些动物呀?
2、你想读谁的话呢?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角色认真读读读,要动脑筋,读出感情。
3、角色朗读课文,评议。
(评议时引导学生注意小动物们的动作、句末的标点,正确把握句子的意思,在朗读中加深感悟,以新的感悟促进朗读。)
4、小组合作,分角色表演读。教师巡视,并参与其中一组演读。
第二课时
一、表演展示
1、邀请第一组小朋友上台表演,其他小朋友注意演员的表情、动作、语气,你觉得他棒吗?为什么?
评议时还是结合课文语言。评后再练读。
2、他们是怎样去找美丽的小路的?哪一组上台表演?
3、再请一组表演、评议。
二、复习巩固
1、游园活动。(。课件)
读一读词语,花儿奖给你。
先生小鹿慢慢堆积鼻子脑袋奇怪推车一辆车
赶快不久干净
2、读一读,说一说
美丽的小路不见了。
美丽的小路怎么不见了?
我一定要把美丽的小路找回来!
自由读,体会不同的语气——指名读——齐读。
三、指导写字
1、观察,说说如何记住“明”、“起”、“净”。
2、仿写并提示要领。
先:第三笔的竖在竖中线,第四笔横略长。“乚”的起笔在中心点上。
干:第二笔比第一笔稍长。
“起”和“赶”的走字旁,笔画要伸长略平些。
3、练写,师巡视。
4、展示、点评。
四、课外作业
1、回家把故事讲给大家听。
2、打算如何为学校“美容”?
3、晨会课进行环境保护的宣传,学生准备收集相关资料。
语文教案 篇2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巩固复习学过的生字新词,积累“胸有成竹”等成语,正确使用“虽然……但是……”“即使……也……”“如果……就……”等关联词语。
(2)使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书写草字头、竹子头、爪子头的字。
(3)阅读短文《聪明的牧童》
(4)语文生活《搜集生活中的小窍门》
(5)以《我也喜欢动脑筋》为题,写一篇习作。
2.过程与方法: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练习为主,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帮助学生对所学的生字进行归纳整理,积累词语,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养成积累词语的好习惯。
(2)教育学生留心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3)引导学生努力学习,丰富知识,勤于思考,做个聪明人。
重难点、关键
1.正确地使用关联词语。
2.把自己动脑的经过写清楚,写具体。
课时划分
五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完成语海拾贝以及阅读欣赏的教学。
教具准备
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有趣的汉字
1.教师引导学生认读课文中的汉字。
2.教师出示汉子卡片,学生读,检查学生认读的情况。教师强调:除了“领”“邻”是前鼻音,其他的都是后“鼻音”。
3.让学生写这些字的声母。
4.指名反馈:你们发现了什么?(他们的声母都是“l”)
5.教师再读这些生字,并进行组词练习。
二、词语超市
1.学生自由读一读成语。
2.教师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读一读,教师强调部分字的读音。
3.教师再出示词语卡片,学生一起读。
4.引导学生理解这些成语的意思,并说说这些成语主要是描写哪方面的。(人物神态、人物情绪的成语)
5.再读,积累这些词语。
三、选词填空
1.教师出示文中的三组词语。(“虽然……但是……”“即使……也……”“如果……就……”)
2.指名说说这些关联词语所表达的句子的前后关系。(转折、无条件、假设)
3.读句子,说说句子前后分句的关系
4.学生完成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5.集体反馈
(1)即使……也……
……此处隐藏6514个字……/p>A
1、小朋友写的字真漂亮。老师都忍不住要给你们每个小组都送上一份礼物呢。(老师在黑板上每个小组都加一颗星星)。课文中的小云一觉醒来也得到了一份礼物,你们知道是什么礼物吗?(知道。是布熊)。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打开书找答案,读书内容。教师出示:
第一自然段:早晨,小云醒来一看,枕头边放着一只可爱的布熊。
那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一自然段吧!
2、孩子们:是圣诞爷爷给小云送来的礼物吗?那妈妈为什么送礼物给小云呢?在小组内齐读第二自然段。(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
3、指名学生说说妈妈是怎么给小云过生日的。
4、师:妈妈怎么从来不过生日呢?是真的忘记了吗?妈妈心里只想到小云,而从不想自己,这是多么伟大无私的母爱啊!谁还想读这句话?
5、指导朗读小云问妈妈的话,读出小云的疑惑和纳闷。
6、分角色读。(妈妈和小云)
B
1、出示第二幅插图,质疑:咦,布熊怎么会在妈妈的包里呢?发生什么事情了?请大家齐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出示内容)
2、原来这是小云想给妈妈过个生日,所以送布熊给妈妈,借妈妈一个生日呢。那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小云在借生日给妈妈之前会想些什么呢?(小组内讨论)
3、小云把这幸福快乐的一天借给了妈妈,她是想让妈妈也过一个快乐的生日,小云多爱她的妈妈呀!(板书)谁再来把这段话读一读?
3、指导朗读:
最后两句话是她经过思考想出的办法,要读出肯定的语气,表现出小云的天真可爱。
4、叙说故事:妈妈知道小云要借生日给自己会对小云说些什么?
六、情感拓展
1、看板书,梳理情感。我想最让妈妈的高兴的是小云学会用自己的爱心关心别人了。
2、亲手做一张生日贺卡给爸爸妈妈,并说一句祝福的话。
课后你们还可以亲手制作别的小礼物送给爸爸妈妈。
语文教案 篇8一、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理解文中的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品味文中的语言文字,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学生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品味文中的语言文字,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学生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
(一)揭题设疑,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读题。
2、引导质疑,读题后,你有何疑问呢?(学生质疑)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带着疑问,学生按要求自学,教师巡视(边读边做标记,读完后可四人交流。)
2、自学生字词。
3、检查生字自学情况。
(提醒学生读准“览、芬、馨、襟、昏、瀚、耘”均为前鼻音)
4、指名朗读课文。
(三)品读课文
1、听老师范读课文。
2、学习第一节:
(1)指名读第一节,这节写了谁去召唤谁呢?(是祖国召唤孩子们,是作者在召唤孩子们。)
(2)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出祖国对孩子们的召唤呢?(深情地呼唤、深深地期待的语气来读这一节)
(3)自由读。(要读出深情地呼唤、深深地期待的语气,体现出作者对孩子们的关心与期盼。)
(4)指名读,加深理解。
3、学习第二至五小节:
过渡:在第一节,作者深情地召唤孩子们去打开大自然的绿色宝库,那么,我们该怎样做,才能打开大自然的绿色宝库呢?
(1)自由读第二至五小节,思考并讨论:怎样做,才能打开大自然的绿色宝库呢?
(2)小组讨论,并做好交流记录。
(3)交流汇报:
A、首先要用明亮的眼睛去看,去发现。去看那大自然的神奇与秀美。挺拔的翠竹、苍劲的松柏、果园丰收的场面、和那人们在田野里辛勤耕耘的场面……都是那么美丽!练习用赞美的语气,朗读第二节。
B、我们不仅要仔细发现,还要用心去听。听大自然那动听的声音。读第三、四节,结合插图,理解“温馨”、“浩瀚”、“胸襟”,并想象大自然充满的奇趣。
C、大自然的美丽真是无处不在,它值得我们不断地去发现,去赞美。深情地朗读第五节。理解“明媚”。
(4)根据板书,小结。
(5)感情朗读第二至五小节。
4、学习第六节:
(1)指名朗读,思考这一节主要讲的什么?
(2)这一部分总结全诗,激发我们去打开“大自然”这迷人的课本,照应诗歌第一部分,思想情感进一步升华,语调可热烈、高昂些。
(3)自由练读,齐读。
(四)总结全文: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这首诗紧扣文题,一气呵成,在描绘大自然绚丽多姿景色的同时,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结束:
作业:
1、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2、收集描绘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诗歌。
语文教案 篇9教学目标:
一、引导学生了解史怀哲的人道主义思想。
二、引导学生具备博爱的品质,尊重他人他物的生命。
三、引导学生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尊重自己的生命。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介绍作者)
二、学生自读了解作者在文中传达的人道主义思想。(自读——讨论——总结)
三、课文解析
1、作者传达的思想:尊重生命(生命:有生存意志的、有价值的事物)
加深学生的理解,引导讨论:从尊重生命的角度谈谈你对佛家语:“扫地不伤蝼蚁命”和夏天人们无情灭蚊杀蝇行为的看法。
2、作者认为应当如何做到尊重生命?
行善——爱护并促进生命,使其体现价值。(学生举例:扶正被践踏的小树)
帮助所有需要帮助的人,怀着牺牲的精神提受难的人服务。(学生举例:捐款)
互相信任,和平共存。(学生举例:和谈避免战争)
和睦相处,与人为善。(学生举例:斡旋化解民族纷争)
3、小结:尊重个体生命——尊重群体生命——尊重全宇宙的生命
四、拓展延伸(学生讨论——老师总结)
1、关注社会
清华大学生刘海洋伤熊事件
初二学生杀母事件
关于取消死刑的提议
结论:提升思想认识,加强法制观念,具备博爱品质,尊重他人生存权。
2、关注个体
上海交大硕士生跳楼自杀事件
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全世界自杀人数的统计数字
活着需要勇气?死去需要勇气?
结论:磨砺自我性格,增强承受能力,珍惜自己的生命,坚强面对生活。
课后小结:本文教学效果相当好,能让作者的思想融入生活,为学生点亮一盏心灯。
作者邮箱:**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