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5-11-06 10:54:26
【精品】小学语文教案范文汇编10篇

【精品】小学语文教案范文汇编10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导入新课

文学艺术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古代诗歌中,《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在许多民族和国家还没有文字的时候,我国已有璀璨的诗歌艺术。

(多媒体展示:《诗经》简介及《氓》一诗赏析)

提问:《氓》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提示:这首诗是一个弃妇的自诉,她叙述了自己从恋爱、结婚到被遗弃的过程,诗中充满了对负心丈夫的怨愤,最后她从痛苦中醒悟过来,表示要坚决地同他一刀两断,表现了女主人公刚强的性格和反抗的精神。

提问:在那种时代,妇女轻易地被丈夫抛弃,是极个别的现象吗?说明了什么?

提示:诗中女主人公被丈夫氓抛弃不是偶然的,也不是个别的现象,它是一种社会制度的产物。《氓》

这首诗通过一个女子的婚姻悲剧,深刻地批判了当时不合理的婚姻制度和社会现实。

提问:我们还学过哪些古代诗歌?

提示:如唐朝诗人的杰出代表杜甫,杜甫在继承了前人文学艺术精华的基础上,把唐诗推向又一个高潮,被称为“诗史”、“诗圣”。

提问:杜甫的诗里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的思想,为什么?

提示:因为杜甫生活的时期恰逢安史之乱,亲身感受并亲眼目睹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和痛苦。

(用多媒体展示探究问题)

探究:从我国先秦时的诗经、楚辞到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及明清小说等文学艺术发展的事例看,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是什么?

提示:立足于实践基础,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其中,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多媒体展示)

1、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立足于社会实践。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孝”文化占极其重要的地位,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是儒家文化,而儒家伦理道德的核心,就是“孝”。古人认为,“孝,德之本也”、“而德孝为先”。……如《二十四孝图》就搜集了二十四个孝子的故事。我们来看其中一个。

(多媒体展示“埋儿奉母”及探究)

问题1:对于郭巨的这种孝,你的看法如何?

提示:这是一种愚孝。

问题2:如何对待传统“孝”文化?今天我们所倡导的“孝”与之相比有何不同?怎样体现了文化的创新?

提示:传统“孝”文化既有精华又有糟粕,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今天我们倡导的“孝”,不但继承了“孝”文化的精华,而且还注入了时代精神,把“孝”文化发扬光大。

(多媒体展示以下内容)

(2)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教师针对课本第54页的探究,请学生举例。

(多媒体展示:快乐驿站)

进一步引出文化创新还必须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创作就是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进行文化创新的典范。

(多媒体展示: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教师进行讲解。

探究:

1、中国传统乐曲加入西洋乐演奏的形式对演出效果有何影响?

2、结合这个例子,你认为应如何处理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做到文化创新?

分组讨论,选派代表发言。

(多媒体展示)

2、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1)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二: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

(2)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①海纳百川的胸怀

②平等交流,相互借鉴,既竞争又合作

③保持民族文化的传统特色

请看书第55页探究:这三个观点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为什么?

提示:

观点一,完全推崇外来文化否定传统文化——是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观点二,固守本民族传统文化,拒绝接受外来文化和新文化——是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

观点三,是我们应该坚持的正确方向。

(多媒体展示上述内容)

3、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守旧主义、封闭主义

错误倾向

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

小结

综合提高:你能用一个公式表示文化创新的途径吗?(以下可选用:文化创新、传统文化、时代精神、外来文化、精华、十、二)。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掌握两种识字方法:加一加、减一减,成为另一个字。

2.认识字、代、舌、页、弓、秒、炒7个生字。

3.认读词语,进行词语积累训练。

4.朗读背诵《小鸟》。

5.口语交际:《我们身边的垃圾》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积累词语,掌握两种识字方法,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1.多媒体闪跳式出示:

取趣干赶方仿

(1)你发现了什么?这儿的每一组字之间有联系吗?

(2)小结:给字加上一个偏旁可以组成一个新字。

2.这儿还有一个字(出示:子),你能用这种方法造出一个新字吗?

(1)同桌讨论。

(2)交流。相机认识字字。

(3)给字字找朋友:生字、字母、汉字。(多媒体出示)

(4)指名读,齐读。

3.加一加可以组成一个新字,反过来减一减能不能呢?

多媒体出示:

袋活题张

(1)思考:这些字去掉一部分可以构成一个新字吗?同桌讨论。

(2)交流出示:

dài

shé

gōng

代舌页弓

(3)活动:我来当小老师。

小老师先提醒认读的注意点,再领读。

4.这儿还有4组字,你能不能把它们加一加,组成一个新字?

(1)多媒体出示:

禾火禾少火丁火少

(2)活动:我来当小老师。

5.小结:今天,你学会了哪种新的认字方法?

二、我会认

1.今天我们认识了哪些新字呢?

多媒体出示:

字代舌页弓秒炒

(1)齐 ……此处隐藏10235个字……我们先来确定我们这节课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生:我觉得文章题目是白杨,我们应该首先了解白杨的特点。

师:(环视全班)大家同意吗?

生齐:同意。

师:我也同意。

生:(有点害羞)我觉得爸爸的心愿也应该重点了解。

生:对!我还觉得,如果了解了爸爸的心愿,那后来爸爸的神态变化就应该很好懂了。

师:(兴奋)太棒了!你们真是会学习的好孩子。我觉得,我们学习一篇课文还一定要了解文章的写作方法。(边说边在“写法”下面打上勾。)

此环节教学时间为1分30秒

三、读解感悟明意

师:请同学们按照自学提示独立自学课文

(大屏幕出示自学提示)

自学提示

①请同学们默读课文1—12自然段,画出描写白杨树的语句,抓住重点词语,体会白杨树的特点。

②速读课文13——16自然段,体会爸爸的心愿。

③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爸爸说的话。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四、细读析路品语

师:现在让我们来交流一下白杨树的特点是什么,你画了哪些描写白杨树的句子?

(学生举手踊跃)

生:每隔几秒钟,窗外就飞快的闪过一个高大挺秀的身影。

生:一位旅客正望着这些戈壁滩上的“卫士“出神。

生: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通过这句话,我体会到白杨树生命力非常强,生机勃勃。在这么恶劣的环境下,依然坚强不屈。

小学语文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 学会用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来认字。

2. 知道同一个字在不同语境中具有不同的意思。

3. 巩固以前学习的字词,会背诗歌《鞋》。

4. 口语交际,懂得从小要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教学重点、难点:

能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运用课上学会的方法学生活中的字。

教学准备:

自制识字卡片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引导学生能自己发现识字的规律,小结识字的方法。

2.初步了解多义字。

3.能将所发现的规律用于生活中的识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我们都有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平时在家里,你们会和爸爸妈妈一起干些什么呢?

二、我会认

1.我们和爸爸妈妈一起看电视的时候,电视中出现的生字,爸妈会教给你们吗?看电视,你们都认识了哪些字呢?

2.学生拿出自制的识字卡片,分小组互相交流看电视时认识的字。

3.学生在全班交流自己识字的方法,教师和同学评议。

三、找规律识字

1.出示熟字“漂、飘、完、园、直、扁”,读一读。

2.同时出示 “漂 、飘”,你发现了什么?

去掉偏旁就是“票”,念piao,这种去掉偏旁变成一个新字的方法叫“减一减”的方法。

3. 那么我们给一个熟字加上偏旁变成新字的方法就叫“加一加”的方法。(直+木=植)

4. 请学生自己看语文书,认记生字。(可以小组合作)

5. 用生字卡片检查。今后我们还可以用这些方法认记其它的生字。

四、 读读想想

1.小组学习:自由读,指名读。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2.告诉学生: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境中的意思不同。

如“张”字。

3.你还知道哪个字,也和“张”字一样,表示很多不同的意思?

4.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举例 楼老师 楼梯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积累一些名词、动词、形容词等。

2.培养学生说完整话的习惯。

3.熟读背诵《鞋》。

教学过程:

一、我会读

1.出示一棵“苹果树”,苹果树上挂满了红彤彤的“苹果”(“苹果”上写了“我会读”中的词语)。

2.小组学习:四人小组轮流读“我会读”中的生字,互相纠正读音。

3. 小组合作读,请小组长检测。

4.各小组采用轮读的方式(开火车一人读一个词),看哪一组摘的“苹果”多。

二、读读背背

1.自由读,启发学生想象:大大小小的鞋之间会说些什么?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3.小组学习。

a.四组小组一起读小诗《鞋》,互相纠正读音。

b.说一说这首诗说了什么意思。

c.表情朗读这首诗(可加动作)。

4.指名朗读《鞋》,同学评议。

5.自由背诵小诗《鞋》。

6.全班配乐背诵。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我该怎么办

课时目标:

1.能完整地讲述做家务事的经过。

2.愿意从自己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学会关心体贴长辈。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在家做个家务事吗?

2.你为什么没做过?能给大家说说当时的情况吗?

二、展示画面,口语交际

(一)创设情境一

1.星期一,爸爸出差了,家里只剩妈妈和小明,妈妈又要上班又要照顾小明,还要做许多的家务事,小明就想帮妈妈做一些家务事,可妈妈说小明还小,不会做。小朋友们,他该怎么办?谁来帮他出出注意?

2.讨论交流。

这位小朋友非常需要大家的帮助,你们愿不愿意帮他想想办法?

a.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b.小组内表演。

c.上台表演。

d.小组自告奋勇上台表演。

e.评一评“最佳口才奖”。

看看哪组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好的方法说服“妈妈”。

(二)创设情境二

刚刚有几位同学都说做过家务事,那谁来给大家说说为什么要帮爸爸妈妈做家务?

1.说你为什么要帮爸爸妈妈做家务?

2.个别说说做家务事的经过。

3.全班交流。

(三)创设情境三

通过刚才的交流,教师发现同学们个个都是能干的孩子,那你们想不想把自己能干的一面展现该大家看呢?那我们就来一个“小能手”争夺赛吧!

1.分成几个小队,如苹果队、橘子队等,每队都做不一样的家务(如叠被子、抹桌子、整理书桌等),全班学生分别到各个小队去做家务(自己想去哪个队就去哪个队)。

2.每个大组挑选一名代表上台争夺“小能手”,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书桌上的东西整理得井井有条。

3.在队中进行家务比赛,做得好的评为“小能手”并奖励一朵小红花。

三、总结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些什么想说的吗?

《【精品】小学语文教案范文汇编10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