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5-11-02 08:47:27
小学语文教案模板七篇

小学语文教案模板七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教案7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具体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诵读古诗,能背诵并默写诗文。

过程与方法:初步了解古诗的一般特点,简单概括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在合作中初步理解古诗的意思。

情感与态度:初步理解古诗的意境及蕴含的哲理。能联系生活去感受和领悟。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2、教学重点:

创设情境,利用画面和音乐等帮助学生体会古诗的意境,从而达到有感情的诵读。

教法和学法:

本节课采用合作式学习方式进行教学,向学生渗透合作交流,体验感悟的学习方法。

课前准备:

为了使学生们在课上更好的理解诗的意境,我提前布置了以下两点预习任务:

1、积累描写祖国壮丽景色的故事。

2、预习《登鹳雀楼》,试着理解诗意,查阅相关资料。另外,为了帮助学生很好的体会诵读古诗的韵味,我还制作了一个简单的课件,给学生提供了有形的画面和意境深远的音乐。

环节设计:

一、导入:

1、在很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就教我们背过好多古诗,上学以后我们也学了很多古诗,古诗已经是我们的好朋友了。那你们能说说这位好朋友有什么特点吗?(学生回答,师板书:每首四句或八句,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每句字数相同。)

2、师:现在我出几个题目考考你们,看谁能背出这些古诗?

《鹿柴》空旷的山林,斑驳的光影,偶尔传来的说话声,让我们体会到静中有动的山林景色。

《早发白帝城》高入彩云的白帝城,猿声不断的两岸青山,滔滔不绝的长江水,让我们领略了祖国山河的壮美。

《望庐山瀑布》一道白练飞流直下,让我们怀疑是九天银河从天而降,这是何等壮观的景象啊!

这一首首流传千古的诗文,让我们再次得到了美的享受。一首好诗不但能带给人美的享受,还能引起人们的思考。本课里面的两首古诗,就既给我们描绘了景色的壮美,又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在下面的学习中我们一起体会,看谁能发现并理解它们。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地一首古诗《登鹳雀楼》。

二、检查预习,呈现目标。

1、出示整首诗文。

师:课前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相信每个人都能把这首诗读的正确、流利,现在就给你们一个展示的机会,谁愿意给大家读一读古诗?

(这里读的时候要注意提示本诗题目的读法:登/鹳雀楼)2、师:请大家想一想,学习一首古诗,我们要学习哪

些方面的内容呢?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整理并板书在旁边:了解作者、诵读、理解诗意、背诵、默写。

3、提出合作时的要求:

今天我们就围绕着几个方面,通过小组合作来学习《登鹳雀楼》这首诗。在学习中,大家要积极发言,把自己的想法拿出来和大家交流。同时将重点内容记录下来,并选出一名中心发言人。最后咱们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最有收获。

三、自主合作,探索新知。

学生合作交流前面总结的五个方面的内容,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并适时指导。

四、全班交流,展示成果。

1、请一组派代表介绍作者情况。大致了解一下内容即可:王之涣字季凌,绛州人。唐朝著名诗人。但作品在《全唐诗》中只流传六首。擅长描写边塞风光。如《凉州词》。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常有鹳雀栖息,因此得名。

2、请一组派代表谈谈对诗意的理解。只要求整体感知诗意即可,不要逐字逐句的解释。重点指导学生体会诗的深刻内涵及意境。

3、指导诵读。

(1)师:我们已经大体了解了诗的意思,下面就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首古诗,请大家边读边想象,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指名学生朗读,其他人边听边想象画面。读完后请学生自由谈想象的画面及感受。

(2)师:谁能带着这种感受给大家读一下前两句古诗?再指名读前两句,指导学生读出黄河的宏大气势。借助课件里的画面和音乐,让学生体会前两句所描绘的画面的雄伟和壮丽。再请学生配乐朗诵。

师:诗人站在鹳雀楼上,极目远望,见到远处雄伟的高山,辉煌的落日,听着耳边传来的黄河的怒吼,望着脚下波涛汹涌的河水,不觉吟出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播放这个画面的同时,我逐一示意了四名学生朗诵这两句诗文)诗人看着眼前这波澜壮阔雄伟壮丽的景色,突然感悟到了一个深刻的哲理,又缓缓吟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又示意了三名学生朗诵后两句。

(3)师:现在就让我们跟随诗人一起,站在鹳雀楼上,感受一下当时的情景,完整的朗诵一遍这首古诗。

这里我请几名学生展示配乐朗诵,根据每人朗读时的不同特点进行评价。最后齐读一遍全诗。

4、指导背诵。

请两名学生试着背诵这首古诗。

说一说怎样可以很快的背下来?向学生渗透:理解记忆的方法和熟读成诵的道理。

学生自由背诵。

在班内展示背诵。

五、课外拓展练习。

1、默写《登鹳雀楼》。

2、搜集王之涣的《凉州词》,试着背下来。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复习目标:

1、复习第四单元的课文内容

2、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课文要求背诵、默写内容:

1《钓鱼的启示》第60页第10自然段父亲告诫我的话

2《落花生》第66页第10、12、13自然段

二、复习第四单元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精读文重点词句的意思

13、《钓鱼的启示》

主要内容:课文主要写了三十四年前,“我”和父亲去钓鱼,由于离捕捞鲈鱼开放时间还有两小时,父亲要“我”把好不容易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里,当时,我很不乐意,但还是依依不舍地把鱼放了。三十四年后,我成了一名建筑师,深深体会到了: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启示: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一个人要是从小就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鱼”指吸引人的,让人动心的事物,如:金钱、地位、荣誉…

《钓鱼的启示》中,我得到的启示是:“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终生的启示是:“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2有关 ……此处隐藏2558个字……法来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3、时间:5分钟

复习写人(《天游峰的扫路人》)、记事(《半截蜡烛》《三打白骨精》《卢沟桥烽火》)、写景状物(《广玉兰》、《夹竹桃》)的文章,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想想用什么方法概括。

2、讨论,小结,让学生明确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基本方法:

段意归纳法(《孔子游春》《理想的风筝》)

文题扩展法《三打白骨精》《莫泊桑拜师》

重点归纳法也可以理解为(找中心句)《广玉兰》

(二)复习从内容体会思想的方法

1、复习课文

根据课文的内容和从内容中体会到的思想,要求学生思考:怎样从内容中体会思想?

课文内容思想从重点词句段体会

《夹竹桃》围绕夹竹桃写了夹竹桃的任性可贵和月光下的美。

《三打白骨精》讲孙悟空三次打白骨精,终于打死了白骨精。

2、讨论、小结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方法。

[即:边读边问为什么(抓住主要词句段)]

三、综合运用,拓展延伸。

1、刚才,我们已经复习了抓住主要内容和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方法,下面,老师想检查同学们是否已经掌握了这些方法。

2、出示短文《最优秀的人是谁》,学生独立完成作业。

3、师生共同评议、交流。

4、师小结,鼓励:瞧!大家已经能够把从课文中学到的阅读方法灵活地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去了,真聪明!

四、布置作业,巩固提高。

学习单三:

1、课后请同学们从课外读物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篇文章,运用我们学过的方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从内容中体会思想。

2、完成《复习指导纲要》上的一篇短文。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学习目标】

1、认识“坑、考”等6个生字,会写“着、藏”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奇怪、著名”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第二段并能有感情地朗读

第二段。

4、了解童年李四光为什么对大石头产生疑问,并设置悬念,引发下几段内容的求知欲。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题

1、谈话激趣:

小朋友你们有没有玩过捉迷藏?谁来说说,你都喜欢藏在什么样地方呢?为什么喜欢藏在那儿?

2、介绍李四光:

你们都是聪明活泼的好孩子,跟李四光一样。(板书:李四光)李四光是谁?你们知道吗?

3、导出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李四光和奇怪的大石头之间的故事。

(板书:奇怪的大石头)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教师:同学们赶紧读读课文,难读的字词多读几遍,不懂的词句问问同桌!(学生读课文)大家都是认真的好孩子,把课文都预习好几遍了。卢老师特意找了一些难读的字词来考考大家:

转来转去、考察、秦岭、遗迹、研究、

严严实实、躲闪、突兀、流域、砸、

孤零零、成果、震惊、大坑、陨石

(个别读,开小火车检查)

三、学习第二段

1、给合课文上的图片来认识“孤零零”“严严实实”“转来转去”在文中所有的效果。

2、再认读第二段,找一找其中精彩的字词,并说明原因。

3、看着图画把第一段中,捉迷藏的内容复述下来。

四、观察图片,设置悬念为下一课时做准备

1、哪一位是李四光,并说明原因。

2、他在想什么?此时此刻的李四光脸上又会有什么样的表情?

3、请带着这样的表情读读“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

4、“接下来的故事又会如何发展?这个问题会不会一直困扰着李四光?”请小朋友课后自己学习以下内容。

五,书写指导

1、认读生字。

2、观察生字,说说哪些地方容易写错。(在写“纪”时,要注意右边是“己”不是“已”;“旅”要和“旋”易混,“藏”和“卧”笔顺易错,要注意区分,不要写错。)

【我的反思】

听了糜老师的评课受益匪浅,在此真诚地感谢糜老师。以下我从课堂教学情况和自身原因两个方面谈谈自己从中得到的感悟。

就课堂教学情况而言,我重点地思考了三点:

一、时间的把握上不够充分

对于课堂时间的把握,我还欠成熟。教案中,我还设计第五个环节,就是书写指导,但在课堂上我还来不及实施这个环节。在词语教学这一环节,糜老师帮我计算了一下时间,总共花了十分钟的时间。之后是学生读词、还有问学生问题的时候,都显得在时间衔接上不够紧凑,存在一些脱节的问题。这些应该把握好时间的地方,我应该在下次引导好学生,使整个课堂教学紧凑,从而让整个课堂显示出一种精神抖擞的气氛。

二、目标意识不够强烈

很惭愧,一个教了两年书的语文教师还不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的概述一堂课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往仅会认真地参考教参中的教学过程,而对于课堂教学的整体目标给于的关注偏少。对于本节课的设计,也是过多的把时间花在了过程的设计上,对整体上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却没有充分全面的思考。上完课之后,特别是听了糜老师的评课之后,才真正认识到目标的重要性。当一个环节没有明确目标的时候,环节便沦落为只是老师的一种修饰,而学生只能是吃力地配合老师的演出。这怎么能够是一堂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课呢?而又怎能是一堂好课呢?

所以,一堂课设计的好与坏以及学生上课情绪的调节很重要,但是这些都是要建立在一个整体目标的基础上的。

三、发展观念不够明确

刚才说了目标重要性,通过反思我认识到对于课堂教学目标中的不足和缺陷:我确定的目标太低,以及缺乏足够的发展意识。我潜意识中还只是停留在一、二年级只要会读词,读通课文的要求上。而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这远远是不够的。三年级学生还更需要的是培养概括能力和思维能力。而我却一直都担心学生答不上来,从而没有设定专门为培养概括和思维能力为目标的环节。糜老师说的对,如果我一直都不敢提、不敢教,这些学生到了六年级还是不会。所以,通过这个课我认识到,定目标很重要,更重要的是要定准确目标,要努力的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的发展情况来确定目标。

我再仔细地反省了一下,我会出现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首先是我对学生的了解还不够,不清楚三年级已经有了什么样的能力、什么样的基础。其次还有自身的语言缺乏魅力,缺少一股像糜老师那种引人入胜的,想要把所有内容一字不落听进耳朵、记在心里的力量。最后是我自己还只是把自己定位在“陪着学生快快乐乐地学习”的位置上,还没有意识到“老师应该有引导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向更高的难度挑战的精神。”

面对教学中存在的这么多问题,糜老师能让我及时发现问题关键所在,是我今后进步的前提。以后我会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教学和学生上,也会找对教学的方法,努力做好自己的教育工作,也希望各位老师在以后能给我提出更多宝贵的意见,以此使我得到更大的进步。

《小学语文教案模板七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