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文化影响说课稿

时间:2025-05-13 16:20:13
感受文化影响说课稿

感受文化影响说课稿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感受文化影响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感受文化影响说课稿1

我今天讲的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一框第一目的教学内容《感受文化影响》。

一、教材分析

1、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框题内容是继第一课从社会角度来看文化后,又从个体角度来感受文化对人的影响,包括三个目,即“文化影响面面观”,“潜移默化的影响”,“深远持久的影响”,新课的讲授既运用巩固了学生所学知识,又为接下来的《文化塑造人生》奠定了基础,所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2、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赏析优秀文化产品,感悟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活对于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精神力量的意义,确信其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

二、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对于各种文化现象也有所感受和体验,所以具备学习本课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学生通过第一课从社会角度对文化进行了解后,在本课的学习中从个体角度出发能够结合自身体验和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探究学习。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文化对人产生的影响

2)懂得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

能力目标

结合文化对人的影响,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在文化体验中培养正确的行为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意识,自觉接受优秀文化,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

难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人的影响

重难点通过案例探讨和教师引导予以突破。

五、教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

教学手段: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六、学习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法,小组讨论法,总结反思法

七、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讲明本课将从个体角度来感受文化影响,并抛出问题文化的来源是什么,以此引入新课。

(二)体验情境,推进新课。

第一环节:文化影响面面观

1、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

教师首先通过举例古诗词对自己的的影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列举生活中的文化是通过哪些渠道来影响人们的。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得出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

2、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1)通过ppt展示书上第13页蓝框里的第一个案例“东西方不同饮食文化”的图片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东西方文化上的差异及其原因。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加以引导总结,分析得出文化对人产生的第一个影响,即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2)ppt展示书上第14页蓝框里的三幅图画“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交往方式”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一下它们的意义所在,同款学生知识面,进一步理解文化会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3)让学生分析“元妃省亲”的事例,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点分析问题的能力,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3、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学生分析书上第13页蓝框里的第二个例子“不同的人对秦始皇陵出土的文物既有不同的反应也有相同的反应”,师生共同总结得出文化对人的第二个影响,即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第二环节: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

1、潜移默化

(1)通过讨论第15页的案例:“游泰山是一种文化体验吗?”师生共同分析得出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之一:潜移默化。

(2)让学生讨论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去接受文化的影响,教师引导学生要主动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摒弃有害身心的的文化影响。

2、深远持久

(1)由诗歌《回乡偶书》抛出问题:“乡音难改”指的是文化对人产生怎样的影响?,学生回答后,教师加以总结归纳得出文化对人的影响特点之二:深远持久。

(2)通过学生朗诵《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名言,让学生感受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人会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并且是在长期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是各种文化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树立培养自己正确的三观的意识。

(三)巩固练习,归纳小结

(四)布置作业

八、教学评价

用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一种或几种文化形式或活动为材料写一段感受,主要是结合本课所学知识说明影响了自己哪些方面,以及今后还可以增加哪些方面对自己有益的影响。教师可以通过文章对学情进一步了解以检测学习质量,学生则可以进行总结反思。

九、板书设计:

感受文化影响

左边:

一、文化影响面面

(一)来源

文化环境,文化活动

(二)表现

1、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2、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二、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

右边:

(一)潜移默化:

1、不是有形的,强制的

2、接受健康文化的影响

(二)深远持久:

1、表现在交往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

2、三观对人深远持久的影响

感受文化影响说课稿2

各位评委:

今天我要说课的框题是《感受文化影响》。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III《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第一框题感受文化影响。本课时从生活中具体的事例入手,介绍文化对人的影响,使学生感知文化不仅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而且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同时初步认识到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而持久的特点。

本课是文化生活的第一个单元第二课,是整个文化生活的开始。

第一课学x文化的含义以及文化和经济、政治的关系。是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文化。这就为本节课的学x奠定了基础。本课是从人的发展的角度看文化,

本课共有两框,第一框是《感受文化影响》,第二框是《文化塑造人生》。第一框是描述。文化对人的影响的内容及特点,由此导入第二框,文化怎样塑造人生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本框题在整个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文化生活中具有不容忽视的现实意义。

二、说学生

高中生知识基础宽广、求知欲旺盛, ……此处隐藏4406个字……国人互相打招呼时,不会采用典型的握手方式,而以双手合十,状似祷告。一般说来,年幼的先向年长的打招呼,而年长的随后回礼。在一般的泰国人交往中,告别和见面时不是行握手礼,而是以双手合十于鼻前,略躬上身互相致礼。此礼可表示问好、告别、致谢、感谢、原谅等意思,同时互说“沙瓦迪卡”(泰语“您好”)。

在西方,亲人、熟人之间见面多是拥抱、亲脸、贴面颊等。夫妻之间是拥抱亲吻,父母子女之间是亲脸、亲额头,兄弟姐妹平辈的亲友都是贴面颊。一般在公共场合,关系亲近的妇女之间是亲脸,男子之间是抱肩拥抱,男女之间是贴面颊,晚辈对长辈一般亲额头,男子对尊贵的女宾往往亲一下手背(手指)以示尊敬。在一些欢迎宾客的场合,或祝贺、感谢的隆重场合,在官方或民间的仪式中,也有拥抱的礼节,有时是热情友好的拥抱,有时则纯属礼节性的。这种礼节,一般是两人相对而立,右肩偏下,右手扶在对方左后肩,左手扶在对方右后腰,按各自的方位,两人头部及上身向左相互拥抱,然后头部及上身向右拥抱,再次向左拥抱后,礼毕。

②列举几个少数民族的礼节,例如:朝鲜族历来重视礼节,以敬老爱幼为风尚。日常生活中,一切以老人为先,晚辈不与长辈同桌而饮,不并肩而行。尊敬师长是朝鲜族的一个传统美德。称教师为先生,视教师为尊贵宾客。维吾尔族见面时,不施握手礼,而是把右手放在左边的胸前,然后把身体向前倾侧三十度,然后说:“萨拉木来坤”(“祝福”之意)。如果一个人一次碰到十几个熟人,对每个人都要这样;如果遇到尊贵的客人或是长辈,则要把双手交叉放在胸前,并点头、鞠躬,表达对长者的尊重和礼貌。妇女见面时,就不施这种礼,而是要互相拥抱,右脸面要挨一下,并说:“萨拉木”;长者见到小孩时,小孩要先叫老人的称呼,老人则要吻小孩的脸蛋和额头。不过年轻人见面时,有时行现代的握手礼,并说:“亚克西木塞孜”(您好)。锡伯族是新疆人口较少的民族,主要集中在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在全疆各地也有分布。他们十分注重礼节,见面时大都施握手礼,并说:“霍卓纳”(您好)。但对老人和长辈却要“打千”,即把左腿向前迈半步,双腿下曲,双手按在左膝盖上问好。每逢过年,儿女们要给父母叩头拜年,然后再给其他长辈拜年。

交往方式中的文化影响,有的取决于价值观念,如封建时期的下跪;

有的源于风俗习惯,比如潮汕俗语:“茶三酒四游玩二”,意思是说喝茶的时候最好是三个人,所以我们也发现潮汕茶具一般的标准配件是三个杯;喝酒的时候最好是四个人,这样大家就话会比较多;游玩的时候最好是两个人,大家不要笑得那么奸,不要理解错误了,(学生在下面奸奸的笑呢)理解错了也是对的。这些风俗习惯都深深地影响到潮汕人,特是家里有客人来了,潮汕人就会马上摆出功夫茶具,捧出珍藏很久的好茶,冲出最好喝的茶给客人喝。

有的源于文化程度等。人们交往方式的差异,见诸交往时使用的语言(网络语言)、器物(功夫茶具)、符号等,也见诸交际过程中的行为举止,如绅士和淑女的行为举止。

刚才我们讲欧美人风面时总是拥抱、亲脸、贴面,但英国的绅士与淑女见面不能一下子就这样的,要握手时,绅士有戴手套的一定要脱下来,淑女可以不脱,然后绅士轻轻握一下淑女的手指头,不能握太多(学生笑),然后看情况,如果情况允许就轻轻亲一下淑女的手指,如果淑女对你不感兴趣可不要乱亲(笑得更厉害了),特别是亲的时候不能流口水。(笑成一片)

探究2:孟母三迁说明了什么?

材料:孟母三迁

墓地附近——模仿丧礼仪式学哭丧

集市附近——学小商贩叫卖学叫卖

学校附近——跟着学生读书写字

教师提示: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而是无形的、不知不觉的。课本从两个角度来说,文化氛围、文化活动对人的影响都是潜移默化的。

探究3:两则材料说明了文化对人的哪些特点?

材料一:回乡偶书二首

[唐]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材料二: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访问大陆期间,到湖南省时用地道的湖南话说:“各位乡亲,各位乡党,楚瑜带着堂客回来了”。

老师提示:两则材料说明了文化对人的交往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探究4: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居要好邻,同要好伴”。

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分析如何正确处理朋友之间的关系。

老师提示:

(1)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居要好邻,同要好伴”的俗语,说明了一定的文化氛围、一定的文化活动,对人的交往方式、交往行为和思维方式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主动参加健康在益的文化活动,防止错误思想和活动对自己的影响;要求我们正确处理朋友之间的关系,要多交益友,少交损友;对朋友的优点要学习,对朋友的缺点要指出并帮其改正,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易错易混点:(多媒体展示)

1.经济是基础,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意味着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是同步的。

(注意:经济是基础,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但并不意味着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是同步的。)

2.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文化程度。

(注意:错。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3.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永久不变的影响。

(注意:错。是深远持久的影响;文化对人的影响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

本课知识总结:(也是板书设计)

一、文化影响面面观

1、文化影响的来源

2、文化影响的表现

(1)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2)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二、文化影响的特点

1、潜移默化

(1)不是有形的、强制的

(2)主动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

2、深远持久

(1)文化对人的交往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2)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人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教学反思:

1、注重从生活中的现象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从生活中的现象入手分析,能接近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感受学习乐趣,又能增强学生对生活的思考,关心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注重教学互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在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安排教学进程,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中完成学习任务,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3、巩固知识,进行教学反馈。

除了让学生进行有效地学习外,还要有适当的作业,以达到教学反馈和“因材施教”的作用。

《感受文化影响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