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开学第一课》的观后感范文600字(精选11篇)
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观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央视《开学第一课》的观后感范文600字(精选11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央视《开学第一课》的观后感600字1这学期的《开学第一课》节目以环保这两个稍显沉重的字眼为主题,倡导大家保护好地球,让它重焕生机。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四中7002班的同学们来到孙家湾垃圾填埋场参观时的情景。成堆的垃圾犹如一座座小山拨地而起,臭气熏天;大量的塑料袋被风吹得到处飞扬;各式各样的玻璃瓶相互碰撞着,仿佛奏出了一首悲哀歌……据了解,这里原本是一片郁郁葱葱的山林,后来改成垃圾填埋场,最开始预计可用十五年。但由于过度利用,其使用年限将缩减至少一半。这可怕的场景,惊人的数据,让人无一不心痛,无一不对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和憎恶。
片子中那位来自大公桥小学的秦一文同学让人肃然起敬。她自幼就跟着妈妈学习手工,将许多看似没用的垃圾变废为宝,做成各工各样的工艺品,有笔筒,有吊坠,非常漂亮,比起一些店铺卖的毫不逊色。她们的这种做法既减少了环境污染,又为生活增添了情趣,值得点赞。还有一直活跃在滨江拾捡垃圾、扮靓城市的“三峡蚁工”,他们是同样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不难做到资源的节约和回收,比如洗口时杯中只接半杯水,洗脸和洗衣服的水拿来拖地,洗拖把的水可以用来浇花,如此反复,充分利用每一滴水,便可减少对水的污染,这也是对环保的一个小小贡献。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为了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让我们和不良习惯说“再见”,只要每个人都积极行动起来,全力以赴去做有利于环境的事,我相信不远的将来,这个星球就会重新变得处处生机怏然,我们的家园将变得更加美好。
央视《开学第一课》的观后感600字2就在昨天晚上,我认真观看了《开学第一课》,里面的内容让我深有感触。
其中,纪实摄影师解海龙的演讲最让我难忘,他的“我要上学”系列照片使我印象很深。“大眼睛”苏明娟、“小光头”张天义、“大鼻涕”胡善辉,他们都是农村孩子渴望上学的真实写照,都在解海龙拍摄的照片中一一展现出来。没想到,解海龙的爱心竟铸就了这些孩子的希望。那一天,张天义和胡善辉带着家人来到了现场,他们通过知识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他们的梦想也使他们成长。这让我感动,也让我明白要珍惜眼前的美好生活。
世界珠心算冠军王桐晶,一上台我就注意到了她全身的勋章。她给我们带来了令人震撼的“障碍闪电珠心算”挑战,但这神奇的技能并不是平白来的,在她令人羡慕的背后,还有着十二年的不懈努力,她训练生涯中做过的卷子,能铺满100间小学教室。这让我在惊叹的同时也明白了她这全身勋章的来之不易。她告诉我们,人只有不断挑战大脑极限,才能有新的探索和发明,想要更好的未来就不能放弃自身大脑的开发。
无壳孵小鸡的实验也十分有意思,节目带来了引起大量关注的中国首只“无壳蛋生鸡”——小茶缸,并揭秘了它的成长。还邀请了中国农业大学老师芮磊与青少年代表王源一起在现场展现了实验过程。其中有一个亮点很引人关注,就是王源在最关键的一步上频繁失败,但他坚持不懈,最后终于成功那部分。我想这就是所谓的科学精神,在不断失败中依旧坚持不懈,不丧失对自己的信心,最后总会成功。也让我们懂得要以科学精神、实践精神和创造精神去探索未来。
其实这次节目的内容有很多,我只是挑出几个特别难忘的来写。也觉得这种节目特别有意义,让我感受到了梦想、奋斗、探索的重要性。
央视《开学第一课》的观后感600字32017年的《开学第一课》主题是中华骄傲,其中含有五课。
第一课:字以溯源。我们认识了美国的“汉字叔叔”理查德希尔斯,从他的讲述中,我们体会到了他对汉字那浓浓地热爱之情。接着,我们看了一个好玩的拼字游戏——人体拼字,从游戏中我们更加体会到了汉字的有趣和奇妙。
第一节课“字以溯源”,让我们知道了前辈们为了传承汉字,而坚字一生的故事。因为我们的汉字在世界上非常流行,所以这就是我们的骄傲所在。
第二课:武以振魂。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武术博大精深,一招一式都透露着民族的浩然正气。
第三课:棋以明智。从围棋冠军柯洁的讲述中,我们不仅感受到了棋的变化有许多种、挑战难度极大,还感受到了柯洁在还没有成为围棋冠军之前那永不放弃、坚持不懈的精神。听完了围棋冠军柯洁的故事,我们接着感受钢琴演奏的魅力。聆听完钢琴演奏家郎朗、两位钢琴少年徐子航、李俊杰和机器人特奥的演奏之后,我们感受到了琴声的优美以及科学家与发明家的伟大,通过他们的努力,才创造出了今天这神奇的钢琴机器人。
下一课“文以载道”,让我们认识了翻译家许渊冲,接下来让我们走进丝绸新路,去看看它的故事。
第五课:丝绸新路。巴基斯坦的米斯巴拉希德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巴基斯坦的人们和中国的人们那深厚的友谊以及两国之间相互的关心和关爱。
通过“字以溯源”、“武以振魂”、“棋以明智”、“文以载道”、“丝绸新路”这五课,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以及它所蕴含的无穷的奥秘,都需要人们一点一点地去发现、研究。这些具有独特魅力的文化已经在世界上非常流行了,难道不值得我们骄傲吗?
央视《开学第一课》的观后感600字4梦想是什么?在卖火柴小女孩的眼里,梦想是飘香的烤鹅,是祖母温暖的双臂。在袁隆平爷爷的眼里,梦想是不停地突破和探索,是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创造。这一期的《开学第一课》,就围绕“梦想”这一主题,告诉我们有梦就有动力,有梦就要坚持,有梦就能出彩。
在第一节课中,我们看到了在太空为我们授课的王亚平阿姨,也看到了13岁跳伞队员付丽娟,在知道了她们的经历后,我也懂得了有梦就有动力的意义。又通过冲浪纸飞机这个游戏,更让我明白梦想的动力就是你成功的动力,也是你远走高飞的动力。
在第二节课中,我们认识了坚持影视梦想,走向世界舞台的章子怡老师,又认识了地震中失去双腿,坚持舞蹈梦想的最美舞者廖智,她们的故事让我懂得坚持梦想,努力拼搏,才能在成功的道路上愈行愈远,最终走向成功的舞台。
在第三节课中,我们又认识了为梦想努力、替补也能出彩的钢琴家郎郎老师;11年自学钢琴培育智障孩子的加油站女工郑亚波。谈到钢琴,我也是个钢琴爱好者,我也有一个追梦的经历:上幼儿园时,老师给我们上音乐课,不用磁带,而是用钢琴,从钢琴里迸发的声音是那么美妙,因此,弹钢琴这个梦想早已在我心中生根发芽。经过四年努力和拼搏,我现已通过钢琴七级。我感到,坚持梦想,所带给自己的是焕发光彩的精彩人生!
除此之 ……此处隐藏1497个字……让我对汉字有了更深厚的感情和更深层次的理解。汉字的背后,是我们中国人的情怀与志向。字里行间,有意境、有韵味,回响着中华人民的文化共鸣。翻开一本书,读上一首诗,就像漂流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上,飞翔在中华人民的汉字文化中……做为中华儿女,我们努力的目标,就是将中国的骄傲,变成世界的骄傲!
央视《开学第一课》的观后感600字8“当当当”!随着钟表的敲打声,一年一度的《开学第一课》开始了!
2015年的主题是英雄不朽,共有四节课:爱国、勇敢、团结、自强。这特殊的四节课讲述了一个个英雄的感人故事,也告诉我们了很多道理。那一幅幅画面在我脑海里盘旋,我仿佛看见了赵一曼英勇的奔向战场,早已知道自己最终会战死沙场,而提早为年幼的儿子留下了遗书;看见了左权为女儿留下的11封家书;看见了程志强被鬼子活活打死……这些血腥的画面,让坐在电视机前的我们都举起了拳头,也是这血腥的画面,唤醒了中国人内心的耻辱。“和平必胜,团结必胜,人民必胜”在我心中,这几句话一直在跳跃。
最让我感动的是闫富华爷爷的事迹。闫富华爷爷13岁就当上了少年儿童团的团长,一天,他和小伙伴们在山顶巡逻,机灵的他突然发现鬼子来了,就急忙让自己的小伙伴去报告敌情,跟随大部队一起撤退。小伙伴报告完了敌情,不放心闫富华,就跑上山去,看见了可怕的一幕:闫富华被一个鬼子拎着,一个鬼子在后面拿着刺刀,恶狠狠地说:“你如果不说出八路的去向,我就送你上西天。”可是他却闭口不言,鬼子把刺刀慢慢地刺进他年幼的身体,残忍的杀害了他。闫富华爷爷,用自己的生命换来里八路的平安。在面对生与死,一个13岁的孩子,毅然把生留给了别人,把死留给了自己。还有多少英雄,为了掩护他人而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也正是他们的鲜血换来的,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珍惜呢?
看了这一期《开学第一课》,我懂得了:自强才能无敌,软弱,只能被别人欺负。七十年前,我们的先辈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日本侵略者。现在,我们也有了飞机、大炮。现在是和平年代,我们希望子弹不要再攻击脆弱的和平之花了。
央视《开学第一课》的观后感600字9快乐的暑假结束了,今天是开学第一天,同学们又回到了283班这个温馨的“大家庭”,大家脸上都露出了甜蜜的微笑,每个人都分享、评价了自己的假期生活。
晚上,我们一家人吃过晚饭后,围坐在电视前,观看一年一度的《开学第一课》,精彩的节目开始演了,我聚精会神的观看着节目。首先,是成龙老师和现场观众的隔空对话,他主要讲述了他演艺生涯中曾有过多次受伤但仍坚持工作的拼搏故事,他想通过这些故事告诉我们青少年们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只要勇往直前,努力拼搏才会实现梦想,才会成功。
接下来的,是解老师把他的摄影作品带到了观众现场。把这些照片一一展现在我们眼前,其中的代表作品都有“大眼睛”、“大鼻涕”、“小光头”。现在,他们都长大成人了,但是。让我记忆最深刻的还是解老师在贵州山村拍摄的一幅作品。这张照片上有一个用几根竹子搭成的破破烂烂的桥,走上去非常危险,那是他们每天上下学的必经之路。通过这张照片我想到了他们为了学习知识,不怕艰苦,在这么危险的环境下依然坚持着去上学,风雨无阻,而我们每天有父母开车接送。生活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呢?相比之下,我们要用优异的成绩回报老师,回报父母,回报社会。用解老师的话来说:“知识改变命运,梦想成就未来!”
最后是王桐晶姐姐的超级珠心算,俞敏洪老师的关于奋斗的演讲,和非牛顿流体的小游戏……
看完了《开学第一课》,让我懂得了,只有努力拼搏,不断奋斗。才能实现自己的伟大梦想。
央视《开学第一课》的观后感600字10《开学第一课》终于播出啦,我怀着复杂的心情准备来观看这个好节目,2018年的主题为创造向未来。
爱迪生让我们走进了电的时代,从而告别了油灯和蜡烛的微光时代,瓦特发明了蒸汽机,从此人类就告别了用牛车或马车的时代,从而乘坐上动力机车的快速时代在科学上的创新,让人们不断改变了人们以前固有的生活方式。
每当我羡慕孙悟空一个跟头翻十万八千里时,我就想到现在的飞机、火箭、宇宙飞船,这就是科技带来的今天。科技在进步、人类文明在发展,这就是科技创造的未来。创新是人类探索进步的源泉,创新改变世界,创造未来。
当今世界局势日新月异,这样的现实下就要求我们每个人更应具有创新意识。回看中国近代的那些流血艰难历史,我们应该去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用创新来实现自己的梦想,用创新来创造属于我们的未来。创新并不只是那些所谓的天才们才有的事情,创新是属于每一个人的。虽然我们也许会遇上许许多多的艰难险阻,但只要我们付出努力,讲究方法,我们一定会有成绩。
没有付出艰辛,什么梦想、未来不过是一句空头支票。还记得爱迪生夜以继日的工作,竺可桢不管严寒酷暑,都坚持观测天气,详细记录数据,中国研究航母的专家尽累倒在工作台上,这些事实告诉我们在创新的道路上要付出艰辛,要有坚定的信念。
我作为一名小学生,在学习上,我们要学会独立思考,勇于思考,不断创新,逐渐养成了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同时我们要有信心,要有目标,要有奋斗方向,多阅读书籍,多锻炼自己,不断增长自己的知识。创新正是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将来为祖国的科技事业做出贡献,为人类的美好生活而不懈努力。
央视《开学第一课》的观后感600字11今天,我观看了中央一套播出的《开学第一课》。在这四节课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一课——孝。
首先,这节课的老师先让同学们看了一段视频,视频的大致内容是这样的——有一个人,他的爸爸已经七十五岁了。这位老人很喜欢音乐,但是与他相伴的朋友大多都去世了。有一天,老人的孙女问老人:“你去过哪儿啊?”“哪儿也没有去过!”“那等我长大以后就带你去啊!”老人连连说好。他听见了,想:自己应该趁老人腿脚还利索,多带他去看一些风景。于是,他就改装了一下旧摩托车,带父亲去看全国的风景。在外出的六年里,他们一共走了十几万公里,去了安徽、河南、山西、陕西等十几个省份大大小小的景点。他们越骑越远,最后竟然骑到了北京!他们家里的一面墙上,贴了整整一墙的父子俩在全国各地游玩时留下的合影照片!
这是什么?这就是孝!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树想要静下来,风却不停地刮着;当子女想要去赡养自己的父母时,父母已经等不及离我们而去了。——出自汉·韩婴《韩诗外传》。
这时,我想到了自己:有时候,我有一点点不高兴的就冲爸爸妈妈发脾气,可是爸爸妈妈仍旧为我做好我暂时干不了的事,可是我却不领情……看了这个后,我真的觉得自己做错了:我应该自愿帮爸爸妈妈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生气的时候努力克制住自己不生气,争取做爸爸妈妈眼里的好孩子。我还要为以前的事情向爸爸妈妈道歉;在长大以后,我还要每天去陪爸爸妈妈,让他们不孤单。正像这堂课告诉我们的那样:“孝,乐其心,不违其志。”
这一节课,让我明白:孝,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美德,是我们最不应该忘记的文明传承!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