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工作总结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习或工作情况作加以回顾检查并分析评价的书面材料,它能帮我们理顺知识结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不如我们来制定一份总结吧。但是总结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新生儿工作总结,欢迎大家分享。
新生儿工作总结1新生儿疾病筛查是一项减少婴幼儿死亡和儿童残疾,提高人口素质的公共卫生举措,对提高人口素质、家庭幸福、社会和谐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新生儿遗传疾病筛查以及听力筛查作为了解新生儿的两项重要筛查项目,在产科工作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结合实际工作情况,现将我院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的落实以及进展情况做如下总结:
1、20xx年完成目标:本院从一月份至十月份分娩人数269人,活产数269人,实筛查人数为266人,除3人新生儿转院外,其余筛查率为100%。
2、疾病筛查工作的学习情况
我院妇幼相关人员参加了由上级医院组织的新生儿疾病筛查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认真学习,仔细做笔记,回来后与全科同事共同学习,分享经验,研究重点,让相关岗位人员对于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并能够进行实际的操作,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干好。随着理论知识的学习,技术规范的操作以及熟练进行信息录入,每一位产科人员从思想上更加重视该项工作,争取做到百分百合格。
我院根据市妇幼惠民工程项目疾病筛查(20xx年)7号和听力筛查(20xx年)47号文件以及要求。我院高度重视根据实际情况,按照项目方案要求,认真谋划,细化措施,抓好项目,工作落实到位。加强项目的宣传,让患者家属对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儿童听力障碍筛查治疗康复相关知识的理解和配合。
从一月份至十月份我院已筛查新生儿新生儿听力筛查266人,其中没通过过42人(其中1人,住院号:15420,姓名李艳红之子,出生后左耳畸形,外耳道闭锁,右耳通过。后到深圳市儿童医院就诊)同期转院未做筛查3人以外,其余100%。
总之这个项目工作受到广大患者的认可和好评。对此我院就此项工作发展提出三级预防方案即在重点怀疑和高危人群中,大力开展普及遗传性耳聋知识科普教育的一级预防,主要实行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减少出生听力障碍胎儿出生的二级预防。同时做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听力障碍的第三级预防工作,为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提高有听力残疾儿童康复率,减少残疾发生而努力。
新生儿工作总结2新生儿科在院领导的关怀下成立1年多了,一年来,在院领导的支持关怀下,顺利完成了20xx年度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任务。作为科主任,我以身作则,遵守劳动纪律和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每天第一个来到病房查看病人,多次夜间赶到病房抢救危重患儿,认真落实医院的十四项医疗核心制度,狠抓医疗护理质量,尽最大可能保证医疗安全,利用现有病房条件,创建温馨病房,实施人性化医疗护理服务,医德医风良好,对待病人一视同仁,态度和蔼,多次受到病人家属好评,收到锦旗4面,拒收病人家属现金、购物卡若干。对新生儿常见疾病建立了医疗护理常规,开展了临床路径,对有关疾病实施规范化治疗,加强疑难危急重症病人的抢救和会诊工作,根据新生儿病例的临床特点、治疗情况、预后等问题,同事之间、医护人员与家属之间多沟通多商量,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重视医院感染管理及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工作,认真落实各项预防控制措施,最大限度的的减少院内感染发生,年底通过了省卫生厅医疗质量万里行检查,对专家提出的建议进行了及时整改。在完善熟练原有医疗技术前提下,引进并继续开展了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溶血病,大剂量氨溴索联合CPAP、气管内注入PS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HIE的药物治疗和综合康复治疗,引进婴儿专用呼吸机1台,价值29。8万元,从而及时有效地抢救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衰竭患儿,开展了新生儿静脉高营养、婴幼儿遗传代谢病的早期筛查,及时给予干预和治疗,创造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据不完全统计,20xx年共收治病人879人,平均住院日8。28天,其中新生儿618人,较去年出院病例增长38%,抢救危重新生儿病例72人次,成功率达到89%,全年新生儿死亡病例仅有8人,有3例是极低出生体重儿,1例为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因合并症严重,家属因经济及预后原因放弃进一步治疗后死亡,未出现医疗差错及事故,无医患纠纷及赔偿。在药物比例较低的前提下全年完成经济收入305万元。
根据科室发展需要,20xx年新引进医生2人,均为硕士研究生,护士6人,至此为止,共有医生7人,其中6人为硕士学历,护士19人,为今后科室的发展准备力量,年内派出参加学习9人次。20xx年1名研究生顺利毕业,新招收硕士生2人,指导在职研究生1人,年内参加医学院课堂授课24学时,指导进修、实习、见习医生160余人次。年内参与组织成立了潍坊市医学会新生儿学会,当选副主任委员。
20xx年发表论文2篇,修回论文2篇,指导完成“血清胱抑素C在评价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肾损害中的临床价值”经专家鉴定为国内领先水平,另一项课题顺利实施中,相关论文已修回,计划20xx年组织专家鉴定。
由于工作经验不足,受病房条件、诊疗技术、仪器设备及人员水平所限,在开展新技术、危重病人抢救方面还有一些不足需要改进。
新生儿工作总结3内儿科是一支充满活力、爱心、刻苦钻研的年轻队伍,随着新院搬迁我们兢兢业业地走过了半年。全科始终不忘“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宗旨,用自己的爱心、诚心满足每一位住院病人的需求,把“救死扶伤”的工作作风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全过程。在医院和护理部的领导下,根据半年前制定的工作目标,全科护理人员认真实施不懈努力基本完成了各项任务,赢得了大部分住院病人的满意。
一、科室基本情况
全科护理人员共9人,其中聘用护士5人,主管护师1人,护师4人,护士4人,大专2人,在读本科2人,中专5人。共有40张床位,全年收住院病人1313人,上半年总数489人,下半年总数824人,下半年比上半年病人总数增加了25.5%,下半年抢救危重病人126人,死亡9人,抢救成功率92.9%。静脉采血468人,其中颈静脉12人,股静脉2人,皮试472人,肌注148人,输血 人,导尿126人,洗胃抢救18人,死亡3人,洗胃抢救成功率83%。气管插管3人,成功插管2人并使用呼吸机正压呼吸。严格护理操作常规,严格消毒、灭菌、隔离措施的落实,对于内、儿传染综合科室无院内交叉感染,无差错事故发生。
二、科室设备、物资运行及相关制度情况
1、科室拥有抢救设备:洗胃机2台,婴儿温箱1台,除颤仪1台,成人吸痰器1台,幼儿吸痰器1台,运行正常并随时处于备用状态。所有抢救设备由责任班杨冬芝专人管理,每周定期检查运行情况、保养、作记录;抢救柜、药柜由责任班褚礼梅专人管理,定期检查,如出现缺药、漏药 ……此处隐藏17777个字……静脉留置针输液外渗有时不能及时发现。
2、护士对本科室常规护理技术能熟练掌握,但不常用的技术掌握不够。
3、四个单病种临床护理路径没有普及,只有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在试行中,有待进一步完善。
4、护理质量检查力度不够,每次科室内质量检查只有扣分,没有完全按照制度给予物质奖励。
5、不同病种不能分开居住,存在交叉感染的隐患。
6、出院病人回访中护士提名很少,护患沟通及健康教育需进一步加强。
新生儿工作总结1520xx年新生儿科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和领导下,以医院总体发展目标为指南,积极响应创优争先、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病区、三好一满意等主题活动,以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及我院创建二级甲等医院工作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十大指标”,在全体医护人员的努力下,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增强服务意识,改善医患关系,同时狠抓质量管理,注重防范医疗事故、医疗差错和医患纠纷的发生。
完成工作如下:全年共收治病人1120人,完成业务收入2710498元, 西药费1331808元,治疗费853996.63元,床位费95261元,氧气费56336元,其余各项收入均较前有所增长。 科室各项设备,物资运行良好,鉴于我科的工作特殊性,在过去一年里我科工作人员吸取前年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一切从实际出发,完善科室各项工作制度及各项工作流程,并制定相关工作考核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让我科室医生护士分批次至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在各方面不断地进行改进,均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与改善。
1、对重症患儿尤其是对早产儿、低体重儿的诊治水平较以前有所提高,明显降低了我院入院患儿的死亡率。
2、规范合理用药,减轻群众的负担,我科药品使用比例较去年大幅降低。
3、巩固基本技能,强化医疗护理技能训练。按年初制定的
培训计划组织实施,坚持每月进行技能操作及考核。每周二为业务学习时间,全科人员共同参与,受教育面达100%。每月一次护理查房,人人发言。
4、加强科室感染管理工作,重视预防,控制感染的发生:(1)加强工作人员消毒隔离意识,对各种消毒液及无菌物品及时更换,杜绝过期使用,避免各种输液反应的发生,培养良好习惯。
(2)加强科室环境卫生学检测,物品分类放置,标识明显,强化治疗室及监护室卫生的保持。(3)医疗废物的分类放置与管理。
(4)消毒器械、一次性用品的管理。
5、监督费用管控,通过每天核对遗嘱、清单,避免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与纠纷。取消不合理收费,拒收病人家属红包及物品。
6、实施了责任制整体工作模式,要求责任护士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连续专业的护理服务。采用了绩效考核奖惩细则,强化各班职责,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明显提高了我科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增强了责任心与同志们间的相互协作能力。
7、加强各种药品的管理,尤其对高危药品的管理,制定高危药品管理制度,定期检查、定点放置、标识清楚、专人管理,防治临床用药过程中医疗事故的发生,减少不良反应。
8、通过继续加强缺陷管理检查,提高了医疗护理工作质量,增强了医护人员工作责任心、服务意识。定期召开公休座谈会,深入病房,加强与家属的沟通、宣教,取得患儿家属的理解、信
任与支持,降低了医疗纠纷、患者投诉率。科室劳动纪律,工作秩序和环境卫生得到一定的加强,增强全员安全防范意识,质量、竞争、忧患意识。
9、根据科室特点及人员结构,实施弹性排班,我科工作人员通讯工具始终保持畅通,能够做到随叫随到。
10、每天坚持床头护理交接班,详细床头卡内容,做到对每个患儿病情的全面掌握及护理侧重点。
11、帮助其他兄弟科室完成疑难护理技术操作。
12、每天核对护理记录单,完善病例的书写与管理。
13、积极学习院信息化管理系统。
存在问题:
1、个别工作人员素质不高,无菌观念不强。
2、责任制护理有待进一步提高。
3、护理文书书写欠规范。
4、护理人员间的相互协作能力差。
5、与患者之间缺乏交流,主动服务意识不强。
6、工作中大多只是简单的执行任务和做好常规性的工作,创新精神和争先意识不够。
7、对新进人员的管理欠缺。
8、病房管理尚不足。
20xx年工作计划:
一、加强医疗安全管理,加强自身建设与管理,不断提高医
疗质量,改善医疗服务,为病儿提供优质、安全有序的护理服务。
1、严格执行各项核心制度、工作质量标准,不断强化安全意识教育,发现工作中的不安因素时及时提醒,并提出整改措施,以院内外医疗护理差错为实例组织讨论、学习借鉴,从中吸取教训,使安全警钟长鸣。
2、加强重点时段的管理,如夜班、中班、节假日等,合理搭配值班人员。
3、加强重点病儿管理,把危重病儿作为科室晨会及交接班时讨论的重点。对病人现存和潜在的风险做出评估,达成共识,引起各班重视。
4、时刻提醒工作人员,严防错换、丢失婴儿。保证患儿安全,加强护理人员安全教育。严格落实新生儿查对、探视制度,规范出入院流程。
5、强化经营意识,增收节支,规范诊疗服务计费项目,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的基础上增加科室收入。
6、强化科室设备管理人员对科室硬件设施的常规检查意识,平时加强对性能及安全性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维修,保持设备完好。
7、充分利用现有的护理人力资源,调动工作积极性,实施护理人员分层管理。
8、对重点员工的管理,如实习生、轮转人员、新入科人员等,对他们进行法律知识教育,提高她们的抗风险意识及能力。
同时指定有临床经验、责任心强的工作人员带教。
9、完善护理记录,减少安全隐患。重视现阶段护理文书存在的问题,规范护理文件记录。遵循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的原则,定期进行护理记录单缺陷的分析和改进,避免漏字、涂改不清、前后矛盾、与医生记录不统一等。
10、完善护理紧急风险预案,平时工作中注意培养护士的应急能力,对每项应急工作都要做回顾性评价,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提高护士对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
1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
二、加强医患沟通,提高病人满意率。
1、责任护士真诚接待新入院患者,主动向病人家属做入院宣教及健康教育,加强基础护理,了解病人病情、用药效果及反应等。
2、认真执行临床处置前后的告知程序及各项护理工作流程,尊重患儿家属的知情权,解除患儿家属的顾虑。
3、每月召开公休座谈会,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对服务质量高的工作人员给与表扬鼓励,对服务质量差的人员给与批评教育。
4、完善回访制度,尤其是对早产儿及高危儿的回访及后续宣教。
三、保持医疗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1、充分发挥护理质量控制小组的作用,每周进行质量检查,
文档为doc格式